东西问 | 林克勤:“真实性”还是西方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吗?

中新社重庆10月19日电 题:“真实性”还是西方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吗?——专访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克勤

  中新社记者 钟旖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从反常之道解释新闻的说法,后被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作为客观判定新闻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21世纪初,源自北欧的“建设性新闻”开始发端,西方新闻报道还主张“坏事情就是好新闻”吗?提到新闻的真实性,我们该如何看待BBC“阴间滤镜”、CNN涉疆新闻造假?当下,中国主张并践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国际传播又有何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克勤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析。

资料图:新疆通过旅游增加就业,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阿丽娅·吐尔洪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对很多接触过新闻的人而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是西方新闻界的标志性口号,这一观点的提出对西方新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下,是否有新变化?

  林克勤:“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反映了大众传播滥觞之时西方新闻界盛行的价值观。在“黄色新闻”泛滥的时代,新闻界打着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旗号,挖掘社会方方面面的离奇反常之事,以满足当时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庸俗化想象。它深刻影响了西方新闻界的价值判断,从而把“冲突性”“戏剧性”预设为新闻报道的逻辑基调。西奥多·罗斯福把这类记者形象地描述为“手拿粪耙、无视美好、一门心思收拾地上的秽物”。

  后期,在各方压力下,业界和学界共同反思,用“新闻专业主义”终结了“黄色新闻”无限膨胀的社会痼疾,强调为公众利益服务、客观报道事件的社会责任论取代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成为新闻界的思想引领。

  从学理逻辑上看,社会责任论拥有一种理性的自觉,但要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近两百年来,不管西方国家政权如何更迭、社会发展如何多元,“冲突新闻学”这一新闻界的基本逻辑从未改变。

  如今,传统强调反常、冲突的西方新闻理念受到新的挑战。2008年丹麦新闻界率先提出了“建设性新闻”理念,要求新闻界少去挥舞批评的“大棒”,而要为社会提供可口的“胡萝卜”,多从积极心理学中汲取营养,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愤怒和偏见,号召记者更多关注“积极的、鼓舞人心的、基于解决方案的新闻”,而非继续发掘负面新闻以取悦大众和社会的病态偏好。目前,这股“建设性新闻”潮流已蔓延到瑞典、挪威、英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

  但需指出的是,“建设性新闻”与西方主流新闻理论并不矛盾,只是为了去除新闻界的传统流弊,从受众的心理体验层面出发,探究新闻业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西方新闻业的制度性改革功用不大。况且,“建设性新闻”对于西方主流媒体影响较小,为其摇旗呐喊的多是一些边缘媒体和学界支流,因而对其为西方新闻界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不宜寄予太高希望。

资料图:《彩塑菩萨头像》。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西方援引虚假或编造消息,污蔑抹黑中国的宗教、涉疆政策等事件仍有发生。您怎么看BBC“阴间滤镜”、CNN涉疆新闻造假等情况?

  林克勤: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捕风捉影,编造虚假信息,污蔑抹黑中国的宗教问题和涉疆、涉藏、涉台政策的事件时有发生,体现了一种妖魔化中国的后冷战思维。

  BBC“阴间滤镜”、CNN涉疆新闻造假等事件是西方媒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掩耳盗铃、抹黑中国的低级行为。其背后的思想逻辑,仍然是把冷战思维的各个片段胡乱拼凑起来,产生一些表象、浅层的事实迁移,挑事惹事、兴风作浪,刻意制造东西方的对立和意识形态偏见。

  西方将东方“妖魔化”的过程,本质上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甚至凌越东方的一种方式。在西方人心中,西方总是置身于东方之外,所谓近东、中东、远东都是根据遥测东方区域与西方中心的距离而划分,西方人根据东方在西方经验和认知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这一视角的形成充分揭示了西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东方国家的文化优越心态。

  西方看向中国的目光,是由一种疑问、矮化、排斥的现代工具理性,即萨特所强调的异域的道德架构指向,在发酵、推动。这种蔑视他者的目光,就是一种讶异和偏见的目光,充满了陌生感和好奇心。西方看向中国的目光正是这种以西方世界的权力与规范为注脚的主观审视,在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妄自尊大心理预期下,中国便被异化成了西方社会视野中的那个“他者”。

  这是西方社会反复进行主体确认和长时间自我巩固的集体无意识。在其现实主义的利益取向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已严重影响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地位,有关“中国威胁论”的霸权话语才会不断浮现。前述西方媒体罔顾新闻道德和传播规律,运用种种媒体技术手段粗暴抹黑中国、不惜造假贩假的低劣表现,不过是这种现实主义传统的话语先行。

资料图: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举行的“牧人风采·比如形象”选拔赛。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中新社记者: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在您看来,中国新闻报道的“根本”是什么?有何优势及亮点?

  林克勤: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它不应该以为谁服务而发生改变。

  中国新闻学界泰斗甘惜分认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根本观点上分歧很多,唯独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一主张上有着惊人的一致。”美国《新闻规约》第四条规定,“真诚、真实、准确——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可见,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媒体都承认“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铁律。

  但理论上认可是一回事,实践中弱化又是另一回事。

  美国新闻界从一开始就把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了混淆和替代。到今天,西方新闻界最为世人所认知的特点仍是客观性,而非真实性。

  中国新闻报道的“根本”是真实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并严格遵循新闻传播的真实性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我们坚持的“真实性”和西方意指的“真实性”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们把新闻报道力求达到的“真实性”分为三个层面,即细节真实、互动发展的真实和总体真实。

  中新社记者: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为中国国际传播叙事带来什么?

  林克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对外传播与国际叙事的建立可以搭建一种“平行历史与横向整合”的话语框架,从而为世界新闻传播体系公平化、合理化、有序化运行提供一种观照西方的中国方案。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国际叙事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起点升维。从国际视野、历史演进、比较框架、政治逻辑等方面全方位考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而建立起科学、合法、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

  二是从跨文化传播到跨意识形态传播的进路转向。在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超越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立,迈向共同美好的未来,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如以对话取代争斗,获得相互理解,打开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理解之门,正确认知人类目前面临的问题,共同建构一个美好的社会;寻找跨意识形态传播中彼此存在的利益纽带,推进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基于文化融通的立场组织跨意识形态传播,突出以和为贵、消弭冲突的价值主线,讲求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发展创新;进一步拓宽官方及民间对外交往渠道,增进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了解,减少误读、对立和冲突等等。

  三是建立华夏传播的全球范式。强化民众“世界公民”的角色认同,再现和重建中国文化的独特身份,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国家价值观构建的基本前提,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转向提供东方思想和东方制度的解决之道。(完)

  专家简介:

  林克勤,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教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日本札幌大学客座教授,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特聘教授,《电影评介》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际出版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社科重大和一般项目4项,被评为2019年4月国家社科基金办“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专著《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研究》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评为“2019四川好书”,并经Academic Press引入在美国出版英文版;长期从事文化话语、认知传播学、体认传播学研究,曾应邀在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日本札幌大学定期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