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后悔药”,立陶宛恐怕还得吃“降压药”

资料图: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中新网1月19日电 (记者 孟湘君)执意要借台湾议题挑衅中国的立陶宛,最近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不仅60%受访民众不支持现政府对华政策,该国总统瑙塞达也公开“反悔”。立陶宛所认为的两大靠山——美国、欧盟的支持,更似乎不如其想象的“给力”。

  从政界到民间,从内部到对外,立陶宛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华政策“走错棋”的严重后果。

资料图: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认错”背后是府院之争】

  1月4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公开表示该国“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名称是错误”,他主要主张,立外交部未就名称一事与他本人充分协调。但他的表态随即遭到总理、议长的反驳。

  俄新社评论道,很难相信瑙塞达对“代表处”名称一无所知的说法:从允许到正式开设已过去了三个月以上,算上做决定前的内部协商时间,应足以让立当局纠正“错误”。

  那么总统为何在此机,出此言?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对中新网记者指出,立陶宛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权力有限,另据分析,实际操作中,总理领导的内阁政府常拥有大权。

  瑙塞达的“抱怨”折射出立陶宛政坛角力激化。上任两年来,内阁屡传与总统立场相左,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瑙塞达的言论打破了他与总理领导的中间偏右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脆弱团结”。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则指出,通过与现政府保持一定距离,进行切割,立总统有意保护自己的支持率。

  【数字背后是民意】

  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口哨声和嘘声中,立陶宛政府13日举行的“自由捍卫者日”活动,成了示威现场。总理希莫尼特发言时,其演讲几乎被示威声掩盖。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

  立陶宛政府有多不招待见?2021年底,其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17.3%。民调显示,60%的立受访民众不支持该国目前的对华政策,支持台湾当局的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和总理希莫尼特,分别只有15.3%和30.5%支持率。

  该国第二受欢迎的政治人物,反对党“立陶宛社会民主党”领袖布林克维丘特批评现政府对华政策 “不专业”,并呼吁外长辞职,因为这是缓解立中局势的“先决条件之一”。

  然而,兰茨贝尔吉斯其后狡辩称,设“代表处”“未违反任何条约”,自己没犯错。

  现政府的表现,让“过来人”们坐不住了。

  曾任两届总统的阿达姆库斯则指出,现政府的错误决定导致对华冲突并造成巨大损失,完全没必要;前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则直言,现政府需“停止朝脚下开枪自我伤害”,学习治理国家,多点头脑。

  “疯了”!影子总理卡尔鲍斯基斯干脆这样痛批执政联盟。影子内阁近日还发表声明称,希望立中关系正常化,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入局背后是“入坑”】

  2021年底,立陶宛通膨率达11%,创20多年新高,欧盟统计显示,今冬或有高达23%的立陶宛人无法充分取暖。

  立陶宛经济本就问题重重,17日,该国经济及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表示,与中国关系紧张,外国投资者可能会改变在立投资计划。一个征兆是,德国-波罗的海商会称,考虑关闭立国工厂。

  立投资局负责人西威利斯承认,外国投资者更喜欢稳定的国家,立陶宛或会在与邻国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张弘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立陶宛走外向型经济路线,与中俄关系恶化导致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整体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他进一步指出,在全球新冠疫情严重的背景下,亚洲市场对该国尤为重要,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与立陶宛关系紧张波及采购立国零部件的欧洲企业,也影响中国消费者信心。

  另据估算,2022年立陶宛的经济损失或达3亿欧元左右。目前,立陶宛实际得到的只有美国需带息奉还的6亿美元信贷合同。这笔生意,立陶宛盈亏自负。

  立陶宛自认是“组局人”,却未看清自己有多少筹码,结果一头栽到“坑”里。

  【“实验兔”背后的“饲养员”】

  俄新社分析,维尔纽斯很可能收到来自外部——比如华盛顿——的提示,试探中国反应;将立陶宛用作“实验兔”,用不着可惜。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指出,立陶宛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都是对抗性的。与台湾地区当局勾连,加强了立陶宛作为欧洲“反东方堡垒”的地位。美国需要像今天这样的立陶宛,作为在东欧实施政策的“作战部队”。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北约“铁狼”军演在立陶宛进行。欧美多国5300余名军人参加军演。

  然而,美国如今只能提供有限的军事和政治支援,比如“表演性的演习”,为的是不得不表明与立陶宛站在一起,这丝毫无助于立陶宛解决自身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

  虽然立陶宛也多次试图拉欧盟“撑腰”,但江时学、张弘两位专家一致指出,目前欧盟除了口头上支持,看不到其会采取一些大动作。英国广播公司也分析,欧盟成员国寻求减缓中立间的冲突,但未提出实质措施。

  张弘指出,一方面,欧盟不愿过多地直接介入外交纷争,因为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犯了常识性错误。另一方面,美国对德、法、英等国施加了很大外交压力,要求它们为立陶宛站台和背书。

  此外,立陶宛希望欧盟考虑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对华诉讼。但俄卫星通讯社分析,这不但耗时数年,也无法对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救济效果。立陶宛继续忠诚地扮演“实验兔”角色,但似乎只剩下它自己。

  总之,除了“后悔药”,压力山大的立陶宛,恐怕还得吃点“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