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坠机案(续5):搜救有七大进展 仍存诸多难点

【美洲华联社3月25日综合报道】事发过去100小时,现场搜救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调查有何困难?家属的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据中新社报道,

在过去的100小时救援工作取得这些进展

1 黑匣子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确定时间

  3月23日下午,东航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被发现。

  据介绍,23日晚,第一部黑匣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已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在25日的发布会上,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民航局的专业实验室自接到记录器至此,一直都在紧张地开展修复和数据下载工作,何时能够完成下载并开展对数据的分析工作,目前还不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目前第二部黑匣子还在搜寻之中。根据初步勘探结果,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有关各方专业人员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为网格式摸排搜寻第二个“黑匣子”提供技术支撑。

  2、基本确定坠机事故主要撞击点

  24日下午,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已经基本确定了事故的主要撞击点,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

  3、找到飞机主要残骸 核心区发现发动机齿轮箱和主起落架

  按照24日下午的通报,已经找到的主要残骸包括:发动机部叶片及涡轮残件、发动机吊架残件、左右侧水平尾翼残件、副翼自动驾驶作动器以及带有部分翼梢小翼的机翼残件,还发现了驾驶舱内的机组逃生绳和机组手册残片以及部分机组证件。

  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在2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除了继续在原有核心区域开展搜救外,目前已将失事航班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民航局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也在发布会上表示,25日,在现场核心区发现了失事飞机的发动机齿轮箱和飞机主起落架残件,正在确认该主起落架是左侧的还是右侧的。

  4、寻到遇难者遗物101件和部分遗体残骸

  劳高进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公安部专家团队现场统一指挥下,公安部、自治区、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236名专家和刑事技术人员组成34个工作组,全面开展生物特征、痕迹物证勘察勘验,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工作。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勘查,以及三轮面上搜寻,截至25日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5、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世英在23日的发布会上介绍,飞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在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

  孙世英介绍,这架飞机是2015年6月22日引进,飞机维修一直严格按照维修技术方案实施,技术状况稳定正常。起飞前,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正常放行。

  飞行机组方面,该航班飞行机组3人。3位飞行员的飞行执照和健康证都在有效期内,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符合要求。

  在25日的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24日,在广西藤县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应急管理部门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加速救援。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

  6、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救援工作采取人力搜救与高科技搜救相结合的方式。无人机、直升机腾空而起,除了保障通信、夜间照明,它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制作现场全景图、二维正射图和三维建模等,对事故区域浅表以下20米深范围内进行生命探测,绝不放弃任何搜救的希望。

  当前,搜寻救助组工作人员还在逐一摸排事发区域附近摄像头和目击者,努力寻找进一步的线索,并在技术调查组协助下,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虽仍未找到事故幸存者,但从未放弃找寻幸存者的努力。

  据悉,截至目前,应急处置指挥部总计出动5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

  7、已组织375名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

  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家属诉求的原则,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有序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并妥善做好遗体遗骸遗物的接收、转运、存放与保管等工作;有序开展失联旅客直系血亲DNA采样和心理辅导,已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对有身体不适症状的家属及时安排就医检查,并落实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25日说,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的范畴。目前,东航已经向调查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单,并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与所有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

点击进入下一页

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带现场泥土回家。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

  还有这些困难

  1、飞机损毁严重,尚未发现幸存者,调查难度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3•21”东航飞行事故飞机损毁严重,残骸散落在山区,面积大,寻找困难,尚未发现幸存者,事故调查难度很大。

  “过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如果说我们得不到足够的有效的数据或信息情况下,事故调查可能会非常困难,而且可能会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2、黑匣子须提取、译码、分析,形成结论所需时间长

  针对已找到的黑匣子,专家表示,黑匣子必须经数据提取、译码、分析,再形成情况汇报,约需10到15天时间才能获得初步分析结果。但若要形成可呈现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最终结论,所需时间可能更久。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24日,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搜救人员即将进入现场展开搜救。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

  3、山区寻找难,搜救现场有蛇虫出没

  据央视新闻报道,24日发布会通报,按照指挥部指令,24日扩大了搜索区域,核心区东面区域基本上是原始山林,山势陡峭,从山脚到山顶高差近百米,消防救援人员依靠铁锹铁铲,沿着一些大型的石头、断壁一路向上开辟道路,一边攀爬一边搜寻。该区域植被丰富,到处是比人还高的茂密杂草,救援人员视线受阻,雨后山林里有蛇虫出没,增加了困难。

  4、降雨、泥水掩埋增加搜救难度

  “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给现场救援增加了难度。”24日下午,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在发布会上还提到,经专家评估,事故搜救现场存在小规模山体滑坡和塌方的风险。

  雨后道路更加难行,事故区域远离公路,山路狭窄湿滑,大型消防救援车辆和设备无法抵近。

新华社记者描述了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第五天见闻争分夺秒地毯式搜救

昨日雨水打湿的头发,今日被汗水浸湿。

  记者面前的一名武警官兵脱下布帽一拧,一注水流洒向地面。

  在广西梧州藤县,东航客机坠毁第五天,争分夺秒的地毯式搜救仍在进行。连日阴雨后,25日天气明显回温,现场湿热。

  流动在搜寻工作区内的服装颜色,从24日的橙、黑、绿,变成25日一片防护白。各方救援人员穿戴了白色防护服、防护手套。

  “现在天气热了,现场容易滋生细菌病毒。”梧州市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携带大量消杀工具对工作区进行消杀,现场作业后还将及时消杀。

  由于气温攀升、加之长时间持续作业,有些救援人员体力透支,满脸通红,一身白衣半身黄泥。有的背靠铁铲,站着喘气歇息。有的被人搀扶着,才能走出作业区。

  一名不慎受伤的消防救援人员被挪到安全处,医护人员从伤者腿部剪开沾满黄泥的防护服,迅速处理伤处并包扎。24小时守护现场的还有医护人员,随时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在核心现场内,一些大型挖掘机器陆续进场。除了锄头、铁铲等挖掘工具以外,有的工作人员手持金属探测仪进行精细化操作,仔细搜寻隐藏地下的金属部件。

  “指挥部要求加强核心区域搜救的同时,扩大外围搜救的范围,梧州市、藤县组织调集各方救援力量共2248人,各类车辆装备100余台(套)。”梧州市公安局局长劳高进介绍,截至25日9时,当地共动员8个乡镇、58个村的村民进行拉网式搜救行动。

  随着救援工作不断推进,当天在现场核心区发现了失事飞机的发动机齿轮箱和飞机主起落架残件。截至25日15时,发现部分遗体残骸,发现、提取现场指纹检材18份、遗物101件。

  有关第二个黑匣子的消息,依旧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