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73年前,陈嘉庚和司徒美堂为何参加开国大典?
——专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1949年10月1日,海外侨胞代表不远万里抵达北京,参加开国大典。这些代表中,有耄耋之年应邀的司徒美堂,有一路颠簸赴约的陈嘉庚,有途中化名北上的蚁美厚……对他们来说,赴“建国之约”不仅意味着冲破回国途中的阻碍,更代表着放弃海外的优越生活,投身建设新中国的事业。
为何要邀侨胞参加开国大典?侨胞与中国的绵长情义从何说起?近日,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开国大典背后的“侨故事”。她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发挥了独特作用。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赤子侨心 风雨同舟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要请海外侨胞参加开国大典?
张秀明:73年前的开国大典,海外侨胞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辉煌时刻。有“海外孤儿”之称的海外侨胞从此有了强大的祖国作为靠山,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欢欣鼓舞。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抉择。在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海外侨胞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新中国。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众多海外侨团纷纷响应。1949年,毛泽东致电陈嘉庚和司徒美堂,邀请他们代表华侨回国共商建国大计。海外侨胞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新中国的曙光。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图为舞蹈《开国大典》。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社记者:近代以来,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作出了哪些贡献?
张秀明:近代历史上,华侨有两次爱国高潮,一次是辛亥革命,另一次是抗日战争。孙中山先生称“华侨为革命之母”,这是由于华侨对辛亥革命作出多方面的贡献。比如,革命组织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首批成员大都是华侨;孙中山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和军饷,大多由华侨捐助;华侨也是多次武装起义的骨干,黄花岗72烈士中31人为华侨。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海外华侨积极输财助战,贡献良多。华侨捐款总数达13亿多元;购买救国公债11亿多元,约占国民政府发行公债总数的1/3;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当时中国军费的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海外华侨回国投效,从人力上援助祖国抗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30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援助祖国抗战。
此外,海外华侨还积极维护祖国抗战大局,反对投降分裂,陈嘉庚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抗战提案,他还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考察,特别是对延安的考察坚定了他对抗战胜利的信心,认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此走上了与中共合作的道路。
回归故土 敢为人先
中新社记者: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海外侨胞不计名利、回归故土、投身建设。归侨在中国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秀明:新中国成立后,海外侨胞欢欣鼓舞,纷纷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掀起回国潮,特别是以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海外学子放弃西方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国,其中很多人成为新中国各学科和领域的带头人。比如,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表彰的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中,21位有留学经历。在中外交流方面,不少归侨发挥他们熟悉当地语言的优势,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在体育界,东南亚的归侨学生和体育人才,为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羽毛球界、乒乓球界很多名将名教,如王文教、汤仙虎、侯加昌、林慧卿等都是印尼归侨。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的《协同创新 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中新社记者:1981年,泰国华商谢国民旗下的正大集团拿到深圳市0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新中国成立7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商勇做首批“吃螃蟹”的人,在中国投资兴业。华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张秀明: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商在中国成立投资公司和企业,在国内投资兴业,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商成为中国吸收外资的先行者和生力军,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改革开放有海外侨胞的一份功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利用外资额2.6万亿美元。其中,华商投资占中国吸收外资的60%以上。华商在中国的投资还创造了许多“之最”和“第一”,率先将很多先进的经营理念与方法引进中国。
正大集团在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的展位。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联通中外 携手圆梦
中新社记者:北京申奥成功后,35万海外侨胞携手港澳台同胞捐款9.3亿元(人民币,下同)共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一直以来,广大华侨华人热心公益慈善,他们对中国慈善事业有何贡献?
张秀明:海外侨胞一直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血浓于水、大爱无疆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捐赠累计已超过1164亿元,呈现出捐赠热情和数额持续高涨、捐赠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等特点。比如,对2008年汶川特大震灾的捐助超过了13亿元;2020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捐赠超过44亿元;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同样积极参与其中,广大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侨商侨企和各级侨联组织积极响应中国侨联“捐建华侨冰雪博物馆”及征集相关展藏品活动的倡议,共捐款1.6亿元建设位于河北崇礼的华侨冰雪博物馆。此外,如同在投资领域一样,在公益慈善领域,海外侨胞同样开了风气之先,对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内景。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供图
中新社记者:未来,中国如何更好地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侨力又将如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秀明:作为身处两个社会、横跨多种文明的跨国群体,海外侨胞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可依赖的独特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应该更好地凝聚侨心,发挥侨力。
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侨情新变化,了解海外侨胞生存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倾听他们的心声,回应他们的诉求,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侨服务。
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海外侨胞高层次人才众多、商业网络广泛、经济实力雄厚、联通中外的多方面优势。
首先,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华侨华人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与建设者。他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繁衍生息,为中外经贸文化交流发挥独特作用。
第二,华侨华人从商者比例高,华商经济实力雄厚,他们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东南亚等地,经过世代繁衍,他们已经深深融入当地。
第三,在文化上,华侨华人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天然优势。华侨华人既熟练掌握中文及所在国语言,又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在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民间交流、促进中外民众互信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华侨华人自身就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象征符号,是当地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最直接的载体;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主体,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后,华侨华人是中外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完)
受访者简介:
张秀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核心期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侨务政策、国际移民的比较研究、新移民与留学生。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近年代表作有:《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兼析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的概念》《21世纪以来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新变化》《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与路径》等。兼任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致公党中央党史研究与党务工作委员会委员,首都统一战线同心服务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