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联社6月12日洛杉矶讯】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于6月10日举办文学系列讲座第十四讲,由好莱坞华裔知名电影编导迟少艾老师在线精彩讲座,一起享受了一场来自国际影视最前线的饕餮盛宴。迟少艾老师,根据自己在好莱坞多年的经验和特长,从一个作家、导演和制片人的角度,讲解关于影视剧本创作的实战经验,让听众深受教益,大呼过瘾。
迟少艾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影视编剧、导演和制作人,并在Art Center School of Design 担任客座教授。她的作品曾经入围北美和国际多项电影节,获得过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多种奖项。她作为编剧为吴宇森导演、陈凯歌导演及公司捉笔创作电影剧本;她独立制作的影片《Burden》曾获得圣丹斯电影节最佳观众奖。执导的电影作品有:《失明》《点心葬礼》《蝉之夏》《吴奶奶逃跑记》《来不及爱你》《篷车少年》《点心葬礼》《沉浮》等;其职业生涯跨越中国、美国长达三十余年。
迟少艾编导讲座的主题为: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要义。具体分为四个方面,1.影视剧本与其他文学形式的不同。2.剧本三要素。3.剧本创作中的五个W。4.鲜为人知的剧本实战细节。在影视剧本与其他文学形式的不同表达上,迟导说:影视剧本和其他文体创作的不同就在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服务于读者阅读方面的,你可以在其中任意表达一些内在的、虚无的、或哲学的东西。而影视剧本是服务于观众视听方面的。你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文字,而是画面和声音。这就要求你的剧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要为画面和声音服务。画面和声音是影视剧本创作的思维开关,它是和其他文学创作不同的一个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无论是写故事、写动作、写对白,还是写悲伤、写快乐,都要遵循其规律,做到将所有的表达用画面和声音来呈现。
迟少艾编导说,在电影剧本创作上,你不必将每一个细节都用文字写出来,你只要能让观众想象到画面上传达的内在情绪,能用视觉和听觉把人物的内心表现出来就够了。要达到用剧中人物的情感影响观众的情感,让观众跟着人物走,你哭我也哭,你笑我也笑。通过画面把剧中人物的情感转移到观众身上。这就是成功的剧作。这样的情感转移是影视剧抓住观众的关键。
在影视剧本三要素上,迟少艾编导说:剧本最重要的三要素是主题、人物和情节。如果你能让这三个要素顺利地相互作用,那么你就会得到一个好剧本。你讲这个故事是为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话?你创作的动力是什么?这就是你的主题。这个主题要用形象和人物的行为来表现。设定主题以后是人物。人物是根据主题决定创作的角色。人物怎样来表达主题,就引出情节,你就需要编出一个故事,用故事来表达情节,这是一个相铺相成的过程。她并用一个贪心的故事短剧来诠释有关主题、人物、情节的具体表达方式,说明主题贪得无厌的这个人物是靠人物走完了情节而表现出来的。
在剧本创作的三要素上,迟少艾编导特别强调了人物要素的四个方面:第一,人物要有特别的清晰和深刻的戏剧性需要。第二,要有独特的个人视角。第三,有独特的个性。第四,人物改变的过程。这是设计人物时最关键的四个要点。她并由此引出了剧本创作的五个W:Who?Where?When?What?Why?
讲座中,迟少艾编导也穿插传授了自己闯荡好莱坞多年的实战经验,让大家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比如她说到,好莱坞的剧本创作基本上是一页纸一分钟镜头,每个电影的剧本长度大约在80和100页纸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20页,超过了这个长度,制片厂就会感觉拍摄有困难了。还有: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东西,电影是一个团队的东西。导演要根据剧本去再创作,演员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人物。所以,剧本写很多文字是没有用的,不必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都写下来。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北奥主持了讲座。两位嘉宾是作协荣誉会长、现任监事长叶周和协会会员、原美国《侨报》执行总编刘晓东。两位嘉宾作为资深电影人和采访过迟导的资深媒体人,对迟少艾编导的讲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也对她在好莱坞深耕多年,但仍坚持以拍摄华裔女性作品为己任深为感慨和感动。他们说:迟少艾编导讲得是小众故事,在美国讲小众故事是很难的事情,她走的是一条人际罕见路,但是她初心不改,希望她能用她的坚持让我们华人,尤其是华人女性群体形象在荧幕上发扬光大。
讲座中迟少艾编导回答了包括嘉宾叶周在内的听众提出的诸多问题,并就华人电影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定义一部电影以及剧本选材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