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柳牛图 103.6×35.5cm
时下关于中国画的展览不少,形形色色,各有特色。在这 个范畴里,若不是很强调传统写意或者当代工笔之类的展览的话,的确令人难辨“纯种”中国画的影子!很多展览中出现了不是标准的工笔画法,又绝非水墨或水墨 写意作品,有的作品直接用色彩描绘,或多肌理制作,也有水墨装置观念,甚至在屏幕上播放……等等,依我看,时下有很多中国画展干脆就改为水墨画展了,似乎 更为轻松些许。
至于像与不像中国画,这是 个习惯问题——因为在所谓的水墨圈中,“习惯”已经成为左右我们判断绘画的唯一根据。通常意义上的“惯”是什么呢?查史明理,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 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 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 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每每我们看到的评论国画的文章,必牵涉到的理法、文脉、画史、风格等,或再谈,一上来就是那随口可数得的几位大家,数来数去,比来比去,多成习惯,难免 套路遵循之,不轻易谈之。再往下细谈就是老生常谈的笔墨、笔法等诸多问题了。如此一说,中国画总要围绕这类型的问题才能下论,关于中国画的创作,能不能谈 点别的呢?
再到刚落幕的“第12届全国美 展”中国画展场上,该展不仅表现了五年来中国画创作的主要成果,而且也反映出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主要问题,展览中有专家指出:中国当代国画创作却开始慢慢将 传统丢失,重创新,轻传统;重工笔,轻写意;重人物,轻山水,传统且具有震撼力的画作越来越少,国画中所探索的“笔墨”、“气韵”也慢慢为之淡化,无疑是 中国画创作的一种悲哀。“正本清源”——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重视亟待解决。往下强调:中国写意画之“意”、中国写意画之“写”、中国写意画之“气”一一述 来,如此才中国画?人们各抒己见。问题来了,如果画家不按如此之写意就是一种悲哀吗?与之不像又何妨??再延伸到当下其他画种所遇同样的问题,如:水彩没 有水味,油画没有油性、雕塑不为雕,亦不塑,多有人争论云云。如此问题,早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艺术评论家陈履生指出:“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提区别和界限 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自找麻烦的事情,而且实际运作的时候也有困难,像现在这样不区分一样,同样会引起争议。可是,它又不能回避,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 着把中国画塑造成一个‘四不像’,不仅像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也像日本画。现在的中国画已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仓库,只要是画都可以往里面装,真正 变成中国人画的画就是‘中国画’。”
当 然,中国画如何呈现多视角审美?这个问题是所有传统的中国文化样式都面临的共同课题。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就历史而言,自中国画诞生以来,就是在 探索和创新中前进,并留下一整套跟中国社会相联系发展的历史经验,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实现自身文化价值构建,在每个朝代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或是经典或是 力作,不能照搬。正如宋人如何看唐画,清人如何看宋画,近代人如何看古人画,近30年以来中国画的发展也如此。无论是“85美术新潮”“实验水墨”还是 “传统回归”,使人们似乎觉得,在多变的文化语境下和不同的艺术视觉体验之后,一门艺术样式也随之自觉呈新,而中国画也正在这种转换中相应发生了概念变 化,以至逐渐形成我们今天学术界所大体分为的中国画保守型,创新型,现代型的创作群体。
“像不像中国画”只能束缚画家创造的手脚,压制画家的探索精神,阻碍中国画向多元化发展。艺术创作素来是以多元个性共生的生态链为上,中国画的创作同样 亦非在同一张宣纸、一枝毛笔、一锭墨上作出某种程式为高,而是尊重画家自我的视觉体验和对当下文化的感受、判断。或许,正是这种“像与不像”的区别和界限 中游离,画家每一次的创作都无法“惯”出来。无论未来如何,观者可能更多期盼的是画家能给我们创造出一幅与众不同的中国画,变则兴,不变则衰——这是一个 朴素的道理。
至于不像中国画的“中国画”,由观众来说吧。千万别说:你的就是中国画,人家的就不是。(钟德)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