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人生三大郁闷,借钱买单随礼

总结一下当今社会的人生三大郁闷,叫“借钱买单随礼”。日前,新华网的一条新闻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的南太合村,无论哪一家办喜事,邻里乡亲都只随礼5角钱。并且说,这个规矩已在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坚守了30多年了。在农村普遍“人情债”负担严重,随份子的价码越涨越高的当下,南太合村的这一风俗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发出后,立即有引来的大量网民的叫好,认为这是移风易俗的标杆。在文化演化的过程中,移风易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了高压政策或习俗的变化,任何扬言风俗革新,似乎都不能见效。有网友认为“5角份子钱”给了世人一个很好的启示,关键是寻到了社会共识,找到了最大公约数,让大家都认同新观念并形成行为规矩。

在我看来,似乎并非如此乐观。要清楚这个道理,必须要从随份子的起源说起。随份子也叫随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民习中从未间断过的一个风俗,起源于农耕文化的经济结构。在古代,社会基础的社会团体是家族,而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都非常落时候,遇到盖房子、娶媳妇这类的大事,很难靠一家一户的自身能力完成,所以就形成了凑份子的模式,同村、同庄及亲属好友的每户人家都送点儿礼、出点儿钱,帮助盖房子、娶媳妇这户人家达成喜事,说白了,就是一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

婚庆的份子钱就是在这种原始的互济互助的形式下,形成的一个民俗。 别人结婚你凑份子,等你结婚的时候别人凑份子,不仅捧人场,也捧钱场。按理说,到了物质文明发展的现代社会, 尽管是农村家庭,也不需要像旧时依靠亲友互助来完成结婚了,但是,民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物质上意义失去之后,社会文化的意义依然存在,从纯碎的互助演变成了社交心理,其中注入了社交模式。并且具备了社交关系稳定作用。如果你还想在某个地域、圈子中生存或发展,那么你脱离不了与你关联的地域和圈子内亲朋好友的社交,份子钱就是一种非契约关系的俗成社交。

存在,一定有其道理。只要你还在参与这种社交,就必须要表明你对这种社交关系的态度。份子钱就是社交圈内让别人能直接感受到的认同态度。同时也是别人曾随礼给你的一种延续。既然,随礼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互助,而是地域和圈子社交的代码,所以多少都有了投资心理,今天我结婚您随礼了,明天您结婚,我也要随礼,出现了求回报的倾向,有了求回报的因素,必定会滋长出求高回报的趋势,造成今天农村社会随礼的价码越来越高,并且是至高不低,从来也没有跌过价。

我这番言论下,一定有人会问,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的南太合村为什么“5角份子钱”能坚持30多年?其中的关键就在这30多年,因为南太合村在30多年中,没有让随礼起价,非常理智的撇开的人情因素和社交情绪,只不过保留了“随份子”这个民俗的名称而已。“5角份子钱”已经从民俗转化成一种规矩。凭心而论,值得鼓励,但却不具备样板,因为只要离开曾坚持30年的南太合村,就失去的存在的依据。

随礼与所有的民俗一样,不仅是种约定成俗,还需要的是中国文化作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必须彻底排除经济投资的概念,一旦有了经济投资和理财的心态,就出现了今天盛行的随礼边际扩大化,从结婚要随礼,到死人也要随礼,孩子满月要随礼,乔迁要随礼,开业要随礼,孩子入学要随礼,读高中上大学要随礼等等,试问,不可胜数的随礼中,除了黑的眼珠、白的银子,你还能见到“礼”吗?

 

李建军写于2016年5月4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