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药膏、英国枪……故宫藏了哪些“洋文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明清时期外国使团频繁访华交流,西洋工匠艺人被招募到皇宫,服务于宫廷,致使大量具有异国风情的工艺品及日用珍品在宫中陈设和普遍使用。这些外国文物日积月累,慢慢地构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异国景观,留下了500多年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

(美洲华联社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219件(套)文物今天起亮相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给这里增添了一道别致的文化风景。

明清时期外国使团频繁访华交流,西洋工匠艺人被招募到皇宫,服务于宫廷,致使大量具有异国风情的工艺品及日用珍品在宫中陈设和普遍使用。这些外国文物日积月累,慢慢地构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异国景观,留下了500多年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而鼓浪屿是中国东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设计风格多样化的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物质遗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元素,成为故宫博物院展示外国文物的理想地点。

据介绍,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选址在厦门市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文物馆展出的文物,大部分一直保存在故宫库房里,从未向世人展示过。文物种类涵盖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多种类别,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文物来源主要是清宫旧藏,也有部分为民间征集或个人捐赠。时代跨越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而以18、19世纪者居多。

此次开馆首展即“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览”共展出藏品219件(套),内容共分6个部分:一、文物来源:主要讲述故宫外国文物的收藏途径及方式。二、科技典范:主要讲述科学仪器在皇宫的应用。三、万国瓷风:展现故宫所收藏的欧洲、日本等国瓷器。四、生活韵致:主要展出的是以鼻烟盒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倾销到中国的日常用品。五、典雅陈设:主要展出从紫禁城到园囿诸多殿堂内陈设的来自于西方的物品。六、异国情调:主要展出故宫收藏的仿制西洋的丝织品、家具,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融入,同时也体现出了西洋文化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

展品

美国头痛药膏

光绪三十年(1904)前后,光绪帝常头疼头晕,御医为此多方治疗,既配了内服药,又用了洗药,甚至连膏药都贴到了皇帝的太阳穴上。在这种情形下,光绪三十四年(1908)袁世凯献上美国治疗头疼的药膏。药膏当时并未用完,现在故宫博物院仍存留3盒。此即其中之一。

18世纪英国的木琵琶鞘枪

枪管铁质,前设准星,后有望山,木质琵琶形枪托,上下缘边包铁加固,带镀金钩形扳机。附一木牌,上面竖向写有三行汉文墨书:“康熙年间库贮二等自来火二十出琵琶鞘枪一杆系昂里亚国枪。”

故事

康熙如何评价洋漆器

关于洋漆鉴赏,康熙皇帝有自己的见解:“漆器之中,洋漆最佳。故人皆以洋人为巧,所作为佳,却不知漆之为物,宜潮湿而不宜干燥。中国地燥尘多,所以漆器之色最暗,观之似粗鄙;洋地在海中,潮湿无尘,所以漆器之色,极其华美。此皆各处水土使然,并非洋人所作之佳,中国人所作之不及也。”来源:北京青年报 (出自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