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李崴:推动“医疗惠侨”走出去

欢迎关注两会访谈,今天我们请到两会演播室的嘉宾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常委李崴先生。另一位嘉宾是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就是广州华侨医院的院长黄力先生。

李崴建议推动“医疗惠侨”走出去。(国际在线)

黄力讲述暨南大学和广州华侨医院的来历。(国际在线)  

主持人:很高兴今天我们围绕两会的热点话题展开访谈,李先生,我知道这次在两会期间,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案是关于“医疗惠侨”的提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崴:“医疗惠侨”的这个提案主要是为了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这个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是有三个目标,一个是从设施硬件建设上,第二个是贸易方面的,第三个就是人文交流方面的,我觉得从人文交流这一块,我们应该包括,我们的教育的交流,比如说我们的孔子学院,然后还有就是医疗,中国的传统医学走出去的这个战略,那当然还有文化、体育、艺术等等,我们想起这个提案,主要是我们广东侨界人文学会当初跟暨南大学华侨医院有过一个合作项目,在去年,我们进行过一项医疗惠侨的项目,就是他们曾经走出去到了马来西亚去为当地的华侨华人服务,发现当地华侨华人对于祖国的医疗,对于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非常的热爱,可能也因为他们有华人的血脉。有了这个尝试以后,在这届政协大会上,我想应该呼吁,希望我们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 的战略的时候,别忘了人文交流这一块,尤其在“医疗惠侨”的这一块,我们希望国家要推动这一块去落实,而且也推动我们国家的那些熟悉侨务,也熟悉中国医疗传统医疗的医院、高校,能够真正按照“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的这个战略思想的落实。

主持人:您的这个提案当中怎样把“医疗惠侨”跟“一带一路”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李崴:我的建议就是国家支持走出去,就是国家政府来支持我们的大学、医学院、医院,尤其是像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这些一直以来本来就是做的为侨服务的医院,能够更好的从人、设备、物资,给他们支持,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走出去,落实“一带一路”的这个战略。

主持人:在去年的时候,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是广州华侨医院黄院长亲自组织专家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当中面对面地进行医疗服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黄力:因为广州华侨医院从它创立开始就担负着两个“面向”,面向海外,面向华侨服务的方针。在1978年的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廖承志先 生,当时是任国侨办的主任,他就向国家提出了在广州办一所医院,为广大的海外华侨归国看病提供方便,当时中央采纳这个建议就成立了广州华侨医院,这个名字还是国务院直接命名的,所以在整个中国现在只有一所广州华侨医院,这个名字是国家命名的,所以也代表了我们是代表国家行为的为海外华侨服务的医院。30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着这个方针,为广大的海外华侨服务,当然形式有多样的,就是海外华侨回来就医,我们为归国的侨胞进行服务。新形势下国家对侨务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们讲“侨力为国”,但是随着在新形势下,国家强大了,又提出“国力为侨”,因为有新的思路,所以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在不断地进行接触 和探索。

我最近又注意到这么一个名词,叫“侨务公共外交”,这个又是我们国家最近提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华侨应该更多为当地的社会服务,回归当地社会,这也是爱国的体现。那么在这个新形势下我们怎么做好为侨服务?我们想,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也是华侨的民生问题,我们应该走出去,积极地去看,把我们的技术, 把我们的想法,把我们的优势给华侨们知道,所以我们带着这么一个思路就策划了这次行动,这个行动得到广东侨界人文学会大力配合,因为他们长期做这个工作,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有技术。确实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主持人:黄院长,马来西亚当地的华人华侨朋友或者这些患者他们是怎么评价你们这次行动的呢?

黄力:他们的评价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用了“破冰之旅”。确实出乎我们意料。我们也深深感到海外华侨对祖国医疗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就好像他们需要教育一样。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海外华侨体会到两点,第一个,感受到祖国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怀,第二个也感受到祖国医疗这几年的飞跃发展,学术水平之高,技术硬件平台之硬,是他们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我们对外宣传祖国发展的时候,讲了很多方面,但是在医疗这一块,以前我们是有所忽略,不是那么重视的,通过这个活动,海外华侨深深地感到这两点,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

主持人:到海外提供医疗服务的你们医院的这些专家,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亲自到海外,到华人华侨的社区,面对面的交流,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黄力:一个,没有想到海外的医疗市场有那么的大,这是他们很深切的感受,第二个呢,他们也感受到他们的技术是完全能够为海外华侨提供有效的服务的。以前我们就是在家等,在国内等,这30几年没有间断过,有非常多的华侨来就医,但是我们没有主动走出去,对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们没有那么完整的了解。比如说马来西亚当地有很多地方性的疾病,马来西亚人喜欢吃槟榔,它的口腔的癌就特别多,舌癌就特别多,这一些我们并不了解,有条件的人回国了,没条件的人他们就没有回国,所以这次走出去,我们感觉到海外华侨对我们医疗的需求非常大,愿望也很迫切。

李崴:我想黄院长他们这个摸索,只是在一个国家,就这一次探索就已经有很多经验,将来我们应该怎么走出去,怎么实现“医疗惠侨”,还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这一个也就是我提案上所说的,我觉得这件事既然是落实“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的具体行动,国家应该在这方面给予支持。

黄力:我想实现“医疗惠侨”的总体目标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么一些问题,就是刚才李崴主席讲到了在提案中间,要使国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政策上需要国家大力推动,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侨务管理部门。第二个,就是说要在这个战略下,要有一些具体实施的方针。刚才提到的经费问题,既然是政府的行为了,就应该政府在国家预算方面有这个预算,但是光靠这个是不够的,民间资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广东我们接触到的这一方面是有很多人有积极性的,非常有积极性参与这个工作,特别是华侨一些资本,他们非常愿意来做这些工作。港澳同胞在给我们医疗上面的一些捐款,都是很多见的,我觉得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很重要。第三个 就是把最好的技术选出来。我们感觉到中医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不仅仅是中医。因为通过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我们的医疗的发展和其他行业发展是一样的,我们很多的西医技术也走在世界的前面,像华侨医院有一个很好的西医技术就是微创医学,它在全国是走在最前面的,对一些肿瘤疾病的治疗,或者对一些肿瘤疾病的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中医的治疗,这些都能给海外华侨带来需求上的满足,所以第三点就是说怎么把我们的医疗整合好,整合成一个公众的平台。第四点,就是我们希望要有一个为侨服务,组织有效的力量,成立有效的部门,打开有效的渠道,怎么样把惠侨医疗结合在一起,使侨胞们了解祖国的医疗,有归国看病的绿色通道,以及我们走出去的绿色通道,这样就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

主持人:可能有一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国内患者这么多,国内就医的需求量已经很大了,为什么我们的医疗机构还要走出去提供服务?

黄力: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国内医疗医院并不是说过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去这么做?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高度的问题,回答也应该有很高的高度,暨南大学怎么来的,暨南大学是在1906年的时候,当时的清朝清政府末期了,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端芳,他到海外去巡视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的海外侨胞很想回国来读书,继续深造,他就向当时的清政府提出了这么一个建立一所专门为华侨的学校的建议,清政府就批准了,当时就建立了,叫暨南学堂,那个时候最开始是商科,所以暨南大学的经济学商科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那么当时在清政府都要垮台的情况下还想到了海外华侨,多少年以后,在1978年,我们的政府也想到了海外华侨的看病难的问题,我们想到的教育、看病难,实际上都是民生问题,不光是我们国内百姓有,海外华侨也一样有。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就建立了这么一所医院,也是专门为他们进行服务的医院,一个教育,一个医疗,这两个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国家、政府对海外华侨关注的点就抓得非常准。改革开放发展那么多年了,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的国内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并不能说我们不去解决我们侨胞的问题,反过来这个是相辅相成的,能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反过来能够促进我们的医疗水平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我想这个是完全不矛盾的。暨南大学华侨医院隶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肩负着为海外华侨的医疗提供方便的这么一个宗旨和任务,所以在这一点上,通过我们的历史和现状,结合着现在我们国家的最新外交的政策理念和方针,我想它是生命力越来越强,责任感会越来 越强。

主持人:那李崴先生提提你的希望吧?

李崴:我的提案也是这样说,不光是他们暨南大学华侨医院,也不只是说去东南亚,我觉得首先第一步应该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个我们先走出这一步,然后我觉得再深的一步就是在全世界像各地,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等,我们都可以把这个“医疗惠侨”走出去的。第二个,也不只是他们一家医院, 我在提案里面提的就是希望国家对有这种资质,有这种对华侨侨务比较熟悉的有关的大学、有关的医院,我想都应该参加到这个队伍来,一起共同实现这个“一带一路”的这个“医疗惠侨”的这个战略。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医疗惠侨”非常好,至少它更加丰富了咱们基于“一带一路”这种人文交流的内涵吧,我相信它也更能拉近中国与华人华侨还有与 世界之间的情感的纽带,尤其是增进“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认知了解,情感纽带会更紧密,会为“一带一路”更深入地推进做出巨大的贡献。非常感谢我们的两位嘉宾,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常委李崴先生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的院长黄力做客我们的两会演播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