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给中美关系留下了什么

(美洲华联社讯)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0日在家乡芝加哥发表告别演说,在演说中,他提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及民主所面临的威胁,其中一个威胁就是“对手”(rivals)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奥巴马称:“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对手抵不上美国的影响力,除非我们放弃这种影响力,变成一个只会欺负周边小国的大国。”
这是奥巴马在演讲中唯一一次提到中国,并将中国当成是“对手”来看待。2009年,上任后首次访问中国的奥巴马曾称中国是美国重要的伙伴也是竞争对手。这种措辞的变化或体现了奥巴马对中国的心境。在过去8年里,奥巴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他又给中美关系留下了什么?


奥巴马发表告别演说 几度潸然泪下(图源:VCG)
奥巴马上任伊始,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抱有很高的期望,破例上任第一年访华,访华期间淡化人权和西藏等敏感问题,提出G2的想法等等。但是,由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人权等问题上频频发难,加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期间中美之间的分歧,奥巴马逐渐认识到中美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随之转变了姿态。
这是一种务实的姿态,但调整步伐过快又严重损伤了中美关系,甚至奥巴马政府不惜接连碰触中国的红线,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喇嘛都让中美关系紧张。之后发生的谷歌事件以及朝鲜半岛的延坪岛炮击等事件,中美之间的信任降至低点。这种紧张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1月访美后才有所改善,但胡锦涛此访仍没有减少中美之间的分歧,也打破了美国国内对G2提议的幻想。奥巴马之后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南海和东海问题遭到热炒,美国围堵中国的意图愈发明显。
奥巴马第一任期对中国一开始的期待有些过高,认为美国稍微示好中国之后,中国很可能会“来者不拒”,遵从美国的想法。而中国拒绝后,奥巴马迅速调整对华政策。如果说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对华不友好掺杂的多是意识形态、人权等问题,奥巴马时期对华不友好是对中国的一种忌惮,认为一个在军事和经济上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实打实的对手或者挑战。
在连任后,奥巴马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支持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对抗,甚至亲自上阵派出军舰、军机巡航。整体来看,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对华姿态强硬。而习近平上台后,在外交上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姿态,在南海、东海等主权问题上愈发强硬,并推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策略,更是让美国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中美较量比第一任期更加激烈。
尽管中美冲突与摩擦愈发白热化,但奥巴马深知两国完全对抗并不现实,因而采取了合作与震慑的姿态。通过“加州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西湖漫步”等,两国领导人寻求妥善处理分歧。这样的策略的确保证了中美在危险之际都能保持理性与克制,维持了合作的基调,也保证了两国关系没有出现严重的倒退。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
也应该看到,美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和经济上形成对中国的围堵,南海问题热炒以及TPP、萨德入韩都是为了遏制中国。这种策略又加深了中美之间的不信任,甚至可能会导致中美擦枪走火。奥巴马任期虽然结束,但这种策略对中国或者是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将会持续,或者说让中美在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多维新闻 路禾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