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漫漫 芳华即逝

冯小刚塑造了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小人物,一个是雷又峰,一个是逃出原生家庭渴望爱与温暖的拖油瓶,冯导和严歌苓都深谙悲剧的定义: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这种”残忍”与观众对”好人有好报”的心理预期产生强烈反差,所以涛涛眼泪就来了,这眼泪就像他当年拍贺岁片的笑声一样,就是投资方票房的保证。冯导说他拍的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一个好的故事框架支撑下,讲好一个故事,好好地说一个故事,比起搞虚无主义来讲人生哲理,或一次次用宏大场面来骗取眼球的导演,已经是业界良心。

       英雄是”超我”,但活着的英雄毕竟还是人啊,刘峰也有”本能”和”自我”,所以当这个自我释放出对林丁丁的爱,而那个年代爱是被隐秘禁锢的,所以连男女之际的触碰也是被禁锢的,林丁丁对这种禁锢的过度反应,就是这场悲剧的起源。刘峰被捧上神坛,神坛上的人是不可以有人的真实情感的,不能有七情六欲,人人可以爱丁丁,唯独他不行!所以小说中丁丁大喊”救命”,而电影中刘峰被隔离审查下放……历史总是宏大事件和宏大叙述,每个个人都是渺小的沧海一粟,但是被历史的笔锋轻轻扫过,你的一生就彻底改变了。它的残忍就在于牺牲一人的青春作为注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昨天是英雄今天就是流氓,说你是流氓就必须是流氓………那个历史上的0.00001%就是个人的100%。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绒花》这首带有年代感的老歌一出来,就触动人心。《You touched me》是原版的英文名,《Youth》冯导的电影名。

       严歌苓的原著很及时地被小伙伴带到我手上,在看电影前我赶着读完,文字的容量空间往往比影像更巨大。you touched me,如何触动你,感动你?我觉得严的小说带有反思,反思人如何披着集体主义的外衣集体作恶,对刘峰,对何小萍这样的弱势群体落井下石。然后因着”集体”的保护伞,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指控。

        冯导的电影则先带点”集体意淫”的效果,带着滤镜的前半段,青春的肉体,舞蹈队练功厅里弥漫开来的荷尔蒙,从舞蹈队员的脚尖拍起一个长镜头,我想,这是当年即使年轻也不帅的冯小刚作为美工对貌若天仙的舞蹈演员最奢侈的想象了。尽管后半段有越战,滤镜的颜色没有前头舞蹈室那么暖了,改成冷色调,这个冷色调和血肉模糊的肉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那也是青春的肉体,残躯啊!但是在大场面过后冯导又返回对青春的缅怀,对命运的”廉价解说”,该有的反思被轻如鸿毛地略过了……

       小说结尾刘峰患上肠癌走了,电影比较温情,让两个受尽岁月蹉跎的小人物互相偎依在一起了……特蕾莎修女说”Do things for people not because who they are or what they do in return ,but because of who you are!”还有前阵子流行的”上帝对一个好人的奖励就是让他成为一个好人”。我也愿意这两个历尽沧桑的好人最后的回报都是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但是小萍月下独舞那一段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孤独,绝美,她的美对舞台上的热闹应该成为一种无声的鞭挞。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有一段自白:我从来就没有这样勇敢过,这样壮烈过,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的头脑混乱,真伪难辨。

        这其实是导演姜文对自己内心的忠实和反思,警惕自己被激情冲昏了头脑,像张爱玲一样”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望,再好的月色不免带些凄凉”的清醒!冯导有点”狂欢”了,但是狂欢并不能抹去历史残酷的底色,也不能代替冷静的思考。

         我为这三亿的票房也流了一次泪,在小萍月下独舞那一段(小萍这个名字在电影中改得好,比原著中的”小曼”更能体现这个女子漂泊无依的状态),这泪水也是我希望的被电影审查删掉的部分都是我们所期望的冯导对历史的反思,对集体主义的警醒!

如若不然,冯导,该《送别》了,你的青春,我的青春……(文章作者 Yufang 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