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医师多点执业并非“走穴”合法化

多点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落到实处,难点在于多个部门配合。

本人研究与推动多点执业多年,没有想到如今真的出台,人们又沸腾起来了,质疑也多起来了。一切都在我过去的博客所预料之中。假如我们跳出现有体制去思考多点执业执行的可能性,你就会读懂很多,你就不会简单认作是“走穴”合法化,你就会想办法继续努力,推动整个医疗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你就会为医学的尊严、为医生的尊严、为患者的尊严去努力!将自己的脑袋凿开一厘米,让它开放、开明、开窍。

医师多点执业尽管推动起来遇到多方阻力,但它是一剂良药,意义在于撬动各方的改革,除非要扼杀它,不然,绝对可以倒逼各项改革。

首先,自由职业可以实现医生自我价值。现行的制度让不少医护人员感到苦闷。比如,以药养医政策使公立医院丧失了公益性,在这种机制下,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门诊医生只能收几元到十几元诊金,能以提高医生的积极性。如果把创收和绩效切开,关节点就是医生的劳动价值。我做一个手术或者看一个病人,医保给我多少钱,而不是给医院多少钱,这样,医生就不需要依靠医院,也无需“创收”。而医院的其他成本开支则由支付方核价支付。

由此,有“本事”的医生都希望在供职医院以外实现自我价值。多点执业最初正是由执业医生提出来的。我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时,就观察到有类似多点执业的情形出现。当时,我还领头制订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外出“炒更”,甚至要求退休人员只能在自己管辖的门诊部继续出诊。

很幸运,医师多点执业目前正在往前推进。市民可能会问,医生正常上班已经忙得不得了,还有时间去多点执业吗?表面上看确实没有,很多医生自己也会这样认为,每天要看数十上百个病号,哪里还有时间去多点执业?然而,这其实是因为大家都站在了目前的状态下想问题。也许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医生的社会价值应该如何定价,因此只是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拼命地“薄利多销”是社会不公也是对医学不尊的表现。如把时间付足给患者而医生的价值可以体现,我想医生们是不会不认可的。

此外,多点执业也给予了医生们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平台和客户群。此前也有医院院长跟我反映,院方支持多点执业政策,但不会允许自己医院的医生走出去。现在,在新方案里,医师外出执业不再需要经过医院同意,而只需知情报备。假如院长再拦着,就违反了法规。医院只能按合同行事。

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还会产生许多其他方面的社会正面效应。比如,通过多点执业,可以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保险意识。多点执业甚至可以促使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假如医生能从自由执业中获得与身份和专业相匹配的收入,谁还会在乎编制和职称?因此,目前的晋升制度也会改革。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多点执业的方案最早在2009年提出,当时广东是试点省份之一。但是5年来,试点成效并不理想,只有3000多名医师登记,而且这些医师多服务于医联体或定点帮扶单位,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点执业”。因此,多点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落到实处,难点在于多个部门配合。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