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失联”为何最虐心

眼看2014年就要从眼皮底下溜过,全世界媒体都在做着盘点,但一场新的灾难几乎是见缝插针地扑过来。北京时间12月28日7时24分,印度尼西亚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与雅加达塔台失联,机型为A320。死神是不过年的。

又是马来西亚的民航飞机,又是失联,记性再差的人都知道是第三次了。前两次分别是迄今未见踪影的马航MH370和在乌克兰上空消失的马航MH17。”失联”注定成为回望2014年最不可忽视的一个词。多少复杂的心情系于”失联”这个冷冰冰的词上,揪心、痛心尤其是虐心。

事发多日之后,我们通过媒体看到MH370乘客家属哭泣的脸庞,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虐心。对”失联”的恐惧不仅是家属的心情,几乎已成许多人的本能反应。

这次亚航航班失联,各种专业或伪专业人士又展开新一轮”分析”、”猜测”、”推断”。但对一般大众来说,”航班失联”激起的首先是莫名的恐惧。

人们恐惧航班失联,主要是对”不确定”的恐惧。

首先是人们对现代技术的信任被打破。飞机是人们日常接触的最显”高科技”的东西,出于对现代技术的天然信任,人们相信飞机很少出事。即使出了事,人们也难以相信竟然会找不到。”那么多先进仪器,那么多发达国家,怎么连个飞机都找不到”,许多人都有这种疑惑。但MH370的遭遇,证实了”人类还远远不是万能的”,全球协作找了大半年仍然一无所获。所以当再次出现航班失联时,人们对事件的未来走向一无所知,不知道哪一天会找到,甚至不知道能否找到。

上一波”民间侦探界”对MH370的”隔空寻找”曾收获不少膜拜,这一次侦探的热情降低了,围观者的疑心却上升了。”生命无常””不敢坐飞机了”是最常见的反应。虽然专业人士已指出”即便今年,民航仍旧是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人们本能恐惧仍难以消除。

第二重”不确定”感是关于生命的。”落成灰也得看一眼”是失联航班乘客家属最常说的一句话,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人内心最难以接受的状态。”失联”听起来比”失事”要好一点,因为它暗含着”没出事”的希望,哪怕十分渺茫。但真正残忍的也是这点”希望”。

“我只是不停地希望他会回家””不知道真相,无法重新开始生活””得到最终消息前,我不哭”……家属们的这种心情,很难被外人体会到。说句冷血的话,有时候死亡都比失联更容易接受。因为再痛的痛苦,也是确定的。而失联中蕴含的期待,被时间一点点打磨掉,那种从失望陷入绝望的过程,才是最虐心的。这也提醒我们,应该理解一些家属在绝望中做出的不太理性的举动。

航班失联还涉及责任的不确定。飞机失联的结果只有一个,但失联的原因却总是难以确定。过去的不少空难,现在还留有疑点。正在发生的事故,就更是众说纷纭。自然意外、恐怖袭击、政治阴谋论总是笼罩在失联事件上空。但往往每一样都难以坐实,关于MH370,现在网络上还流传着”马来西亚政治斗争牺牲品”的传闻。而MH17在乌克兰上空消失后,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一时也造成不知向谁说理的窘境。现在,关于亚航,也已经有一些捕风捉影的阴谋论在小范围流传,不知会否发酵更大。

找到责任方,并不能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对人们的心理尤其是对家属来说,会是一种有效的安慰。

最后,对公众来说,飞机失联让人备感虐心的一点是,无能为力。除了在网上写一些祝福语,点几个虚拟蜡烛,又能做什么呢?或许有一些”正能量”的事可做,比如保持理性和鉴别力,少传一些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