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远去 记忆犹新

——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文 / 张洁(辽宁省社科院历史所)
 
    历史渐行渐远,有些阴霾虽然能淡出视线,却逃不出人类的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共同掀起的违反世界历史进程、破坏和平与和谐的不义之战。1931年日本在中国点燃了九·一八的战火,1935年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袭击波兰,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日本袭击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法西斯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全球的安宁和国际秩序。战火不断扩大,亚洲、欧洲、太平洋硝烟弥漫,全球惊恐。邪恶催促正义者走向大联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战火洗礼中最终形成。英雄联手,人心凝聚。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运筹帷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共绘蓝图。尽管难免大国霸权色彩,但却为击败法西斯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奠定了必要基础。后方谋划与前线决战遥相呼应,力挽狂澜。伟大的莫斯科保卫战、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关键的中途岛海战,中国战场上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以及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出兵东北,直到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正义终于战胜邪恶,法西斯集团逐个瓦解。这场世界性战争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从1931年局部战争开始到1945年全面胜利,共有84个国家约20亿人被卷入战争,军队和民众死伤总数1.05亿余,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军在北大营打响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在世界的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经历了由独立抗击日本侵略到与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的漫长过程,始终牵制着日本关东军的有生力量,并予以沉重打击,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经历了凄风苦雨的14年抗战,时间上是苏联、美国的三倍半,是英国的两倍半。前仆后继,艰苦卓绝,中国战场共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总数的75%以上,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128.3万余人,占日军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东方巨人遍体鳞伤,牺牲惨重,损失巨大: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总数的1/3还多,1亿人流离失所,灾难几乎冲击到每一个家庭。按当时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日本法西斯带给中国的是空前的国难更是永久的国耻,然而,国难和国耻却也激发了优秀的中华儿女的报国豪情。中国人民的抗争此起彼伏,鲜血染尽神州沃土,义勇忠魂载进沉沉史册。
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中,辽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辽宁是日本五十年侵华史(1894年甲午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重灾区,经历了日本侵华的全过程,日本两次侵华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辽宁。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辽宁,日俄战争的战役全部发生在辽宁,十四年抗战中辽宁更是自始至终走在前列。这里既是九·一八抗战开始的地方,也是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地方,又是处理战后问题(包括日侨俘大遣返和战犯的改造与审判)最集中的地方,由此也成为二战最终圆满结束的地方。这里是满洲省委最早发表抗日宣言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国歌词曲创作的源头,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联最激烈地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有日本关东军阴谋丛生的大和旅馆和关东军司令部等旧址,有集中体现日本殖民统治的满铁附属地遗址群,更有具备鲜明国际色彩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和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这里走出了无数抗日精英,有称为“甲午双英”的邓世昌、左宝贵,被成为“大清国最后脊梁”的聂士成,拍案而起的王铁汉、血肉长城第一人黄显声,宁为义勇死的“老梯子”、“老北风”,一个个民字掷地有声。抗战中牺牲的共产党将军职务者有彭雪枫、左权、杨靖宇、赵尚志,四位英烈中有两位曾长期战斗在辽宁。英雄业绩长存,他们的形象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不争光华而光华自在。辽宁的抗日历程和抗战精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典型意义,体现为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及节点性和国际性特征,可谓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微缩版。2015年是一个历史契机,大力宣传“辽宁抗战文化”可谓正当其时,打造“辽宁抗战文化”品牌将是让世界了解辽宁也是让辽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战的历史渐行渐远,战争的教训却历久弥新。一个自强的民族,不会只知悲欢的既往,她更懂得如何建设有希望的未来。
第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刻不能忘记。从九·一八的轰炸到珍珠港的阴谋,从奥斯威辛屠杀到南京的屠城,法西斯罪行罄竹难书。战争的遗毒还在,战争的伤害还在。我们可以不激化仇恨,但是必须引以为戒,才能不让悲剧重演。历史反复证明,文明总是会战胜野蛮,正义终归要战胜邪恶,这是永恒的真理。然而在维护文明与正义的过程中,如何把伤害降低到最少,却是需要全人类协同努力才可以实现的。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等国际仲裁所奠定的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秩序框架,它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守候,破坏它就是对安宁、和平与发展的亵渎。
第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应当予以更大程度的彰显。很长时间内,世人只知有奥斯威辛而不知有南京大屠杀,只知道诺曼底登陆而不知有台儿庄大捷。世界不了解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不了解日本在中国50年的罪行,更不了解钓鱼岛争端实质是源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反复觊觎和染指。只有让世人清楚地了解日本侵华史,才能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有深刻的分析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绝不单是中国的敌人,也是亚洲的敌人、世界的敌人。以史为鉴,任何养虎为患、助纣为虐的后果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提防21世纪重新上演九·一八,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使命。
第三,我们应该在敬畏中永远缅怀先烈的业绩并传承他们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作为民族精英,皆有内在的相通之处,他们对于人格、尊严和真理有着超乎于生命的追求。他们敢于担当,勇于牺牲,把儿女情长让位于家国大爱。暴风雨袭来,他们傲然挺立,这种精神既是人格更是国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先生所著《心胜》强调“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其核心就是精神的有无。一个精神富有的民族必定是善于记忆的,在持续的记忆中去积淀深厚的文化。国家要强大,政治和经济的双翼必不可少,文化软实力更是画龙点睛。长记英雄们的节烈精神,丰富我们文化的盛宴,那么民族复兴可待,中国梦可圆。
 
附:
 
 
张洁(侨园杂志社):    【专题策划】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侨园》1991年创刊,是中国大陆在海外发行范围最广的期刊之一,发行120 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驻各国使馆,各国重要华人社团。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世界将共同迎来一个重大的纪念节点。战争是引发灾难的恶之花,更是捍卫和平的警世钟。我们钟情于历史的纪念,不仅是对深刻记忆的再现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进程的理性思考。在并不遥远的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势力肆虐纵横,世界人民终以大联合的姿态抗击强暴、消弭祸端,从而捍卫了公理,维护了正义,重建了秩序,印证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和平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册中,辽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辽宁,日俄战争的战役全部发生在辽宁,14年抗战中辽宁更是自始至终走在前列。辽宁是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地方,又是成为二战最终圆满结束的地方。值此非同寻常的年份,侨园杂志社与辽宁甲午战争研究会联合推出大型系列专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期待以此栏目为平台,与行家研讨,向专家求教,在争鸣和碰撞中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侨园》杂志。
 
指导单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主办单位:辽宁省外事办公室、辽宁省侨务办公室
顾       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何亚非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邴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