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解释中国 孔子学院任重道远

图为许宽华在孔院图书馆。(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陈磊 摄)
 
【欧洲时报记者陈磊图文报道】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有120多个国(地区)开设了475所孔子学院和和851个孔子课堂。
 
近日,在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庆典上,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院即将离任的中方院长许宽华教授,倾听他过去5年在孔院任期中的体验与感受,以及如何应对德国学者和媒体对孔院的误读和偏见。
 
国力增强 孔院应运而生
 
“孔子学院”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在于闻其名便略知其与“儒学”、中国文化”、“汉语教育”的关系;陌生则在于,遍布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的上千所孔子学院(课堂)具体都做了些什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为何它在有的地方受到追捧,而在一些地方却又饱受非议?
 
1983年许宽华获得歌德学院奖学金来德国留学,留学的初衷是学习这里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可真真切切和德国人打交道之后才意识到,他们对中国太过缺乏了解。1988年他作为青年助教翻译了《卡夫卡传》,后来又尝试将一些中文书译成德文,向德国人介绍中国文化。
 
1995至2000年他在驻德使馆教育处就职,后又在汉诺威中国中心工作,讲授跨文化课程,许多前往中国的德国大众员工都在此接受了培训。2009年至今,他作为中方院长参与了鲁尔都市孔子学院筹办、建立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
 
他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德两国交往愈发密切,相互理解成为必需。谁来让德国人了解中国?能不能有一家官方的、合法的、专业性的机构来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孔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短短10年,孔院在全球超过120个国家落户。许宽华认为这和汉语达到国际性语言的地位直接相关。目前全世界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人数超过1亿,巨大的需求促成了孔院的快速发展。
 
四大功能 架起交流桥梁
许宽华用“中心”、“平台”、“桥梁”和“舞台”这四个词来概括孔院的性质。孔子学院首先是一个语言文化中心,外国人在此可以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这是孔院的立足点。
 
孔子学院是中外学者自由交流学术的平台,这里举办各种有关中国话题的论坛、讨论、讲座和交流。孔子学院是一座桥梁,促进中外在各领域的学术交流,增进中外两国民众的友谊。所有的孔院老师共同架起了这座桥,桥的一头是中国,另一头是世界。孔子学院是一个舞台,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让外国友人,也包括海外的华侨华人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当今社会巨大的变化。
 
许宽华还补充了一句:“除此四大功能外,别无其他。”这是针对一些人的质疑而说的。2012年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地的外方院长都前去北京参加会议,包括德方的院长。大会前3天,德国3大报纸《世界报》、《南德意志报》和《时代周刊》同时刊出评论员文章,不约而同赤裸裸地批评孔院进行“意识形态及情报工作”,德方院长们则是“被中国政府收买了”。
 
许宽华说:“当时在北京开会的中、德方院长们看到这些报道都十分气愤,他们询问我的意见。我说既可以‘热处理’,与他们公开辩论,这样会起到解释作用,但也会让批评的人更来劲。也可以‘冷处理’,我们都有自己的网站,利用好网站将自己的活动和信息完全公开,看看孔院到底有没有超出我们所说的四大功能。用事实来反驳,做好自己,没有必要去扩大批评者的影响力。”
 
换位思考 放下有色眼镜
 
许宽华介绍,孔子学院是非盈利性的文化机构,与各地大学合作。在德国,绝大多数孔子学院都是以独立协会的形式存在,少数几个与大学的汉学系合二为一。比如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国家汉办的资金会直接拨给大学,这对大学而言相当于一笔额外的国外资金,用于开展教学活动,对大学而言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德方院长通常是大学的教授,而且不仅限于汉语专业,比如鲁尔都市孔院的两位德方院长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专家。他们可以说是“兼职”,领取大学的工资,而不拿孔院的钱,亦不参与孔院具体的行政工作。不过作为大学的代表,他们会积极参加孔院的学术活动,也利用孔院这个平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中方希望邀请孔院合作院校校长级别的管理者去上海观看世博会,并承担所有费用。奇怪的是德国大学的校长们表现得都很消极。中方如此好客,德方为何拒绝?许宽华后来才得知,原来他们认为“无功不该受禄”,“怕人说闲话”。
 
许宽华说,如果这个邀请是来自美国、日本或是欧洲其他国家,这些德国校长们会拒绝吗?在这样好的交流机会面前,德方应该放下有色眼镜。我们政府有时过于慷慨和友好,而德方则显得“太不识趣”。所以当两个制度交流合作时,双方应该相互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应对误读  中国需要“被解释”
 
许宽华说:“德国媒体人经过一套‘批判性’的训练之后,在遇到中国问题时往往都是从负面来进行解读。我看过德国一些基金会、智库机构的内部报告,感觉中国做任何事情在他们看来都不对。越来越多德国学生出于兴趣学习中文,但他们从媒体中得到的又多是负面信息,真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有批评性固然好,但同时又要有接受性,不能抓住一点而不放。”
 
在尊重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孔院会举办各种交流活动,让老外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思维方式的碰撞。许宽华说,德国人经常举一些 “了不起的新发现”为例子来批评中国,我们会告诉他们这些“并不新鲜”,普通中国人都知道,也可以坦然面对。但当我说一些有关中国正面、积极的事情时,德国人又将信将疑。有时我会反问一些德国朋友,为何看不到中国好的一方面呢?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我认为看问题应该做到客观、全面,而不仅仅是批判的,带有政治倾向的。
 
在许宽华看来,能够既批判又客观、全面看待中国问题的德国学者并不多。一次研讨会上谈及中国军费问题,绝大多数专家都“紧盯”中国军费持续增加所带来的威胁。只有一位德国教授从“人均军费支出”,“军费所占GDP比例”,“军费与国家幅员的关系”来进行解读,并举出数据与世界其他大国做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军费支出增长迅猛,但是与其国民经济实力以及国防需求相符”。许宽华说,如果类似较为客观的观点由有影响力的德国学者讲出来,会很更有说服力。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需要“被解释”,从而被接受。许宽华认为,我们过去惯用的那一套“王婆卖瓜”式的宣传手段已经显得弱势。现在需通过更加多元、务实、坦诚的方式,对研究中国的、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的外国人施加影响力。
 
传播文化  全面客观“零距离”
 
孔院绝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传播机构,它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
 
许宽华介绍,对于初级语言班的学生,他们的难点主要在语言方面:中文不好说、难记、不好理解。当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会接触到一些文化课程,更多地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变迁、经济发展等。让他们认识到中国不是简单的“筷子中国”、“长城中国”、“熊猫中国”,而是一个多彩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国家。相比于德国的歌德学院,在孔院学习汉语文化的费用要低得多。
 
对于孔院的老师而言,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其次还要懂得如何传播中国的文化。许宽华说到,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在文字、文化方面下功夫,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切记不可急功近利”。因为了解中国文化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也要避免“做宣传的嫌疑”,我们习惯使用“宣传”一词,但是这个词汇在西方是带有消极色彩的。我们的讲法是“解释中国,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孔院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的载体。其任务是让外国人了解汉字,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抱有猎奇心、好奇心。
 
与德国一些媒体报道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德的孔院与各院校以及政府的合作都十分顺利。以鲁尔都市孔院为例,杜伊斯堡市政府无偿提供了教学、办公场地,校方则为各种活动的举办提供支持。许宽华说:“我们学院的面积比大多数德国大学汉学系还要大呢。”作为友好城市,武汉市向杜伊斯堡市赠送了一套古色古香的家具,杜市市府将其安放在孔院图书馆内,帮助孔院打造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许多当地市民也认为,孔院“零距离”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窗口。
 
许宽华表示,其实德国人也很容易受媒体影响,经常也会掉进“中国威胁论”的谬论之中。我们年轻的老师经常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自己的立场,清醒的头脑,并锻炼自己的辩论能力。
 
五年光阴荏苒,许宽华即将卸任,从年龄上来看他也不会再有外派的机会了。最让他留念的是在孔子学院的工作状态,他认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是一种享受。他说,中德双方的合作基于理解与信任,在遇到困难时双方都需要技巧与耐心。让德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孔院可谓任重而道远。 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