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期:夜说礼仪

18世纪末,英国派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前来中国,意欲取得在华的商业利益和外交权利。船队带著价值1万3千磅的贵重礼品,在海上艰难航行了10个月后,终于抵达天津大沽口岸。不料想,为了面见乾隆皇帝的礼仪问题,双方竟然僵持了一个多月才达成妥协。

当时的乾隆皇帝认为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是“蛮夷之邦”,应行臣下之礼、即三叩九拜。但以“海上霸主”自居的英使傲慢骄矜,极为蔑视清政府,对行臣礼的圣旨嗤之以鼻。结果是,马嘎尔尼以覲见英皇的单膝下跪的折中方式见面。这是东西方的两个礼仪大国,第一次遭遇交际礼仪的尴尬。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以重“礼”而著称。“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人际往来的行为规定,也是一种被不断强化和深化的道德观念。中国礼俗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族群的礼俗互异,所以要了解中国民俗风情稍稍窥视一下中国礼俗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巨著中,形形色色的礼仪规定充斥著历朝历代的典籍,从天子到庶民,从官府到百姓,每个阶级、每个阶层都有各种不同的“礼”的制约。从鼓乐齐鸣的郊祀活动、珍饈遮案的祭祀仪式,到三拜九叩的进謁规则;从定亲的束帛俪皮,迎娶的彩绸花轿,居丧的斩衰緦麻,到出殡的灵幄魂幡……这一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在1949年之后,消灭了“阶级”,除了“广大革命群众”和“革命专政对象”的差别,只剩下有特权和没特权的差别。看看当今中国,由于信仰的缺失,功利的盛行,让我们已经很难用人的品行,行为举止来衡量人的水准和社会地位。以今天的财富新贵的经济实力而论,已经很入“主流”了,但其社会地位上却往往不入流。其原因就是不懂真正主流社会的文明礼仪。

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和他对礼仪的掌握多少是需要对应的。西方传统的礼仪大部分是来自皇室和教会。礼仪当年是约束贵族和教徒言行的规则。法国著名的路易十四王自己就曾经是礼仪的典范。比如,西方的男士在街上遇见熟人要把帽子举过头顶,以及男士女士在公共场合不翘二郎腿这两条礼仪都是路易十四王当年亲自定下的,西方社会至今还在遵守。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年轻时抄写过110条社交场合的文明举止的规定。这些历史人物为现在西方主流社会的礼仪奠定了基础。

 

礼仪包括礼和仪。所谓礼,就是要懂规矩和守规矩。一个文明的社会是有很多行为准则的,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有规矩的。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普通的匠人,他对本行业的规矩掌握多少决定了他的专业本领有多大。在有身分的人眼里,没有规矩就是没有教养,没有规矩也就不能成大器。懂规矩的人是守时,守信。礼仪标准的前提是为他人着想。一个有礼貌的人会时时刻刻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尊重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是社会交往的准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

什么是仪?有礼才有仪。礼是内在的东西,仪是外在表现。只有在礼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仪。仪主要包括了穿衣打扮和个人卫生。什么算会穿衣服?漂亮?名牌?都不是。答案是得体。就是能准确地按照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和身分,恰到好处地装扮自己。不管在东方或西方,传统的社会都会对不同身分的人,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穿衣打扮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这些规矩或习惯掌握的多少也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里阶层的高低。一个打扮得体的人容易在社交场合被别人接受,反之就是人为地让别人难以接受。 打扮漂亮并不一定等于打扮的得体。

当然,一个人打扮得体绝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出于尊重他人和对出席的这个活动的重视。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为别人着想的基点上才可能打扮得体。当被其他人所排斥、厌恶的服饰,显然就是不得体。或者是别人能接受你的穿着,但是无法接受你的言行举止,那也是不得体。所以说,从装束到言行都非常得体的人才会被认为是有教养的。

中国文化非常注重内涵。父慈子孝、兄仁弟恭、夫唱妇随、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卑有等、贵贱有分的道德说教,无一不是靠它来体现出来的。传统的中国人非常谦虚,很可能他肚子里有很多学问,但是穿着打扮比较随便。 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外表, 他们认为一个人良好的外表是他美好内心的延伸。这个外表不只是表面形象,也包括言行举止。当然,中国古时候人也是讲究仪表,穿衣和行为举止的。西方人注重外表但并非排斥内涵。在道德高尚的古时候,中西方人都不但非常注重人的品行,言谈举止,也同时讲究人的仪表。我们应该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内涵和外表。把我们美好的内心和外在一切呈现出来给这个飞速发展的大时代。

 

李建军写于深圳

2016年3月2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