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期:话说“八尺男儿”

明代末年,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有句非常励志的名言:“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说的是“八尺男儿”,其实在古典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古人描写男人身材时说“身高八尺”,吕布的身高九尺。当代人能有六尺身高,已经是“高人”了,难道古人比我们今天的人高出许多?从所有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人骨骸来对比,并不比现代人更加的高大,哪究竟是什么地方搞误会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是古今的度量衡不一致所造成的误解。《尚书。舜典》有关于度量衡最早的记载:“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通常,度量衡是在生产与生活中“布手知尺”、“手捧成升”、“迈步定亩”是自然形成的。尺,是我们手边最为寻常的量具,今天已经是很少人能说出它的前世来历,我在人体工程学民俗研究中发现,上古时候,中华祖先黄帝为解决没有标准量具的不便,创造了黄钟,根据黄钟的高度定为尺度的标准,以黄钟的容量作为容器的标准,黄钟的重量作为权衡的标准。遗憾的是,没有人见过黄钟,只是一个说法。又一个传说,夏代的禹把自己的身高定为一丈,再划分为10 等份,每分定为一尺。“丈夫”一词就出典于此。在当代考古中,年代最早的尺是3把商代的骨尺和牙尺。尺面朴实无华,上面有分格,1尺分为10寸,1寸分为10分,但是骨尺长仅17厘米,牙尺长只有15.8厘米,比现在的尺要短得多。

真正有精确的记载是汉代,中国文字学开拓者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量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清楚的界定了尺的标准来自于人体自身。西汉末年礼学家戴德《大戴礼记》中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的记载,古代人量物用手,从大拇指到中指末端的距离一拃,一拃就是一尺。尺以下的长度单位为寸,寸的长度有二种说法,一则是《大戴礼记》的“布知指寸”,手指的宽度为寸,另一则是《说文解字》的解释人手即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周尺,中年妇人手长八寸为咫。后人形容距离很近有“尺咫天涯”一词。寻和常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中“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而常是一丈六尺。寻和常是极为平常的长度,所以衍生出“寻常”一词引申为平常之意。《说文解字》说“仞,伸臂一寻八尺。”也就是仞和寻是一样的长度,但《小尔雅》上记载“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是不统一的。秦国的重量单位用铢、两、斤、钧、石,魏国用镒、釿,东周用孚,中山国用石、刀。容量单位多用升、斗,但是单位量值也不统一,秦国1升合今200毫升,赵国合175毫升,韩国合169毫升,楚国合225毫升。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发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监制了大量标准器,发送到全国各地。直至今日,各地多有秦权、秦量出土。秦统一后的度量衡1尺=23厘米。1升=200毫升,1斤=250克。这一量值一直沿用到东汉末年。

如果你去台北,可以在台湾的台湾故宫博物院看到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后,由国师刘歆设计制造的新莽铜嘉量。新莽铜嘉量是由龠、合、升、斗、斛五部分所构成,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一耳为合、龠。据实测,其1尺长23.1厘米,1升为200毫升,1斤重226.7克。 

魏晋南北朝日臟度量衡很混乱,出土器物也极少,总的趋势是单位量值都变大了。其原因很简单,加大量值,可以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多征收租税布帛。自秦汉以求,长度和容量都是十进位制,惟独重量不是十进位制。唐初废除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规定每枚钱重2铢4累,正好10文钱重1两。后来感到10钱为1两,比24铢为1两更方便计算,于是就改用10钱为1两。宋代又把铢以下24进位的累和黍,也改为十进位的分和厘,只保留了16两为1斤的进位制。由于隋唐时容量单位的量值已经三倍于古代,1斛谷物的重量太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加上斛和石两个单位常常混用,于是宋代又规定把10斗1斛(或称1石)改成5斗为1斛、2斛为1石,并把斛的形状从以前的圆柱形改为口狭底广的陵台形。以后历代沿用不废。

明清时期,度量衡大约已经与现在相近了。1尺约为32至34厘米,升约为1022.3毫升,1斤约为593.1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市场渐渐对外开放,度量衡有清政府法定的营造库平制、英制、法制、还有海关自定的海关尺和关平称,使用十分混乱。1915年北洋政府制定《权度法》,规定营造库平制和米制并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了公制与市制的换算关系1米=3尺,1尺=33.3厘米;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亩=6000平方尺,这些度量衡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古人所说的“八尺男儿”有多高了,以汉尺一尺约为22厘米,八尺大汉也就是176厘米。

 

李建军写于美国洛杉矶

2016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