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友读书会热烈欢迎美国北京联谊会访京团 美国北京联谊会访京团系列报道之四)
四月的京城春暖花开,欣闻美国洛杉矶北京联谊会一行二十多人受邀在春意盎然的季节组团回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90级新闻系毕业的张无心与82级世经系毕业的师姐张苏岚经过多次的沟通与协调,一起策划和组织了人大校友与北京联谊会访京团在京共同举办一场意义非凡的读书联谊活动。在春光明媚的4月12日上午,即便有大风预警高悬,也未能阻挡大家的脚步,大家顶着飓风,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聚集在北京海淀区联想桥东南的京杏堂医疗共享中心。人大90级工经系毕业的高凡迪以坐诊专家的身份,热情迎接34位校友与朋友前来参加第三届“书香人大 一勺池•读书会”诗歌朗诵会。
这场读书会有多位重要嘉宾出席,可谓星光熠熠。85岁高龄的洛杉矶著名朗诵家王玲老师,满头银发,却难掩由岁月沉淀而来的优雅气质,举手投足间尽显深厚的文化艺术涵养。张治中将军的孙女张美女士与老革命家胡乔木的孙女胡栩娇女士,深情讲述了两位先辈在过去岁月里那些互相有交集的历史故事 ,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还有人大教授胡似、美国北京联谊会会长北奥以及人大老领导李新之子李大兴等齐聚一堂,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底蕴。
活动在央视知名栏目解说刘海培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刘海培老师是央视《讲述》《大家》等栏目的资深解说,他在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屠呦呦以及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专题片解说中,凭借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极具辨识度的嗓音以及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受到大家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央视栏目《今日说法》《小区大事》的著名导演张芳芳也出席了这次读书会。
美国北京联谊会会长北奥在读书会上分享了《北京故事》的创作背景。北奥本名赵杰,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他1983年到美国加州学习。1984年夏天,作为接待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志愿者,他借了越洋电话向北京发出了许海峰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报道。后续当中国女排夺冠后,他喊出了“北京也要举办奥运会”并给自己起了笔名“北奥”。那期间,他与李宁和郎平等成为好友至今。如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都已经实现了,他讲述这些时感慨万分。
《北京故事》是一部别具意义的散文集,由75位海外华侨在去年新中国75周年之际共同创作完成。作者们从多元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北京的传统历史文化,记录平凡人的生活百态,生动呈现了他们记忆深处的北京。北奥会长此次带领20多位《北京故事》的作者,回到北京参加新书发布会以及“丁香节诗歌朗诵”等活动。在赠书环节,美国北京联谊会向“人大一勺池•读书会”赠送了五本大开彩色硬皮精装本的《北京故事》。承载着乡愁与情谊的书籍在双方手中传递,寓意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美好愿景。
读书会上,北京联谊会的几位作者也是理事饱含深情地朗诵了长诗《北京丁香》。丁香盛开的四月,是北京独有的浪漫景致,满树繁花、香气四溢。诗中借丁香表达了海外游子远离故土却始终眷恋北京的深厚情谊。
随后,刘海培老师以极具感染力的嗓音朗诵了由Deepseek和豆包联合创作的《黄河颂》。磅礴的气势把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北京联谊会的理事陶姗接力姗朗诵了AI创作的《长江颂》,激昂的诗句让人领略到长江的波澜壮阔。
人大子弟李大兴带来了一段具有历史价值的特别讲述。他娓娓道来人大老校址铁狮子胡同1号的故事。他提到自己的父亲是人大老领导李新,还说起父亲曾经与老革命家胡乔木在工作中交集的多个片段。本次读书会有两位特殊的嘉宾——张治中将军的孙女张美和老革命家胡乔木的孙女胡栩娇。胡栩娇向大家展示了当年国共谈判时两位先辈的合影;张美提起当年爷爷把重庆的住处腾出来,给从延安来的谈判代表居住。这些故事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曾经的峥嵘岁月。
李大兴还一展歌喉,独唱了一首《黄河颂》,醇厚的男中音赢得阵阵掌声。巧合的是,歌曲《黄河颂》和读书会前由Deepseek和豆包共同创作的诗歌《黄河颂》不谋而合。这种意外的碰撞,为读书会增添了不少热爱祖国山河的家国情怀。
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人大双学士朱家雄老师在介绍中,讲述了他创作《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的心路历程,引发了校友们对往昔求学时光的回忆与共鸣。
活动高潮不断地迭起。人大教授胡似按照活动流程抑扬顿挫地朗读了3首纪宝成教授的七律诗歌。他还化身“高音炮男中音”,激情演绎《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他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将歌曲中的豪迈与沧桑诠释得入木三分,为大家带来听觉上的“炸裂”享受。
82岁的张家英师姐,作为曾经全国和北京高校三届的太极剑冠军,依旧风采依旧。她朗读了一首关于“燕京八景”的诗歌——《秦楼月:“琼华島,卢沟残月西山晓,西山晓,虎踞龙蟠水为山绕。昭王一去音沉沓,遥怜弓箭行人老,行人老,黄金台上几番秋草。”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愛。张师姐还以独特曲调吟唱了这首词,以饱含情感的声音展现了京城古韵的风采。
人大后代8岁多的小朋友也不怯场,和大人一起朗读了纪宝成教授关于北海公园和颐和园的诗,并用稚嫩好听的嗓音演唱了一首法语歌曲,表演的落落大方。
在用餐环节,北京联谊会的曹琳女士演唱了一段京剧,一招一式尽显京剧的独特魅力。人大出版社的赵有光老师介绍了出版社的情况,欢迎作家校友们多写作多出书。来自美特齐适口腔的陈泽华是人大97级校友,他介绍口腔健康时,关于种植牙和牙冠材质的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关注。“一勺池•读书会”愿意成为大家链接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的纽带和桥梁。
人大90级工经系的高凡迪,如今是京杏堂医疗共享中心的坐诊医生,她不仅跨界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还展现出深厚的学识底蕴,曾经还策划发行了超过1000万字的《求医不如求己》,成为医学保健类书籍中的传奇之作 。凡迪博士还热心为校友们付出,连续两次免费提供京杏堂会议室供校友们开展读书分享等活动。感谢她这次还为大家带来了腰腿痛和关节痛治疗的专业知识分享。我们也要感恩京杏堂老板王志刚老师,他每次为大家带来私域内容分享,凭借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深入浅出地剖析行业要点,让我们得以深入感受高端共享医疗的价值,拓宽了大家在大健康领域的视野,让人受益匪浅。
用餐环节,由“一勺池•读书会”独家赞助的一勺池酱香酒,得到了几位朋友的称赞。他们细细品味,感受回味悠长的浓郁酱香。由90级校友提供的“毕业30年周年”定制的厚浪精酿啤酒,同样以清爽的口感受到大家的欢迎。组织者还为大家准备了零食水果等小吃,大家一边享用京杏堂的美味药膳小火锅,一边品尝美酒,同时听闻专业人士讲解有关食材与药膳同食的顺序,把书香与美食藏在一场充满意义和温暖的相聚之中。会后北京联谊会的多位成员还亲身体验了一下高科技的AI技术检测系统,机器人和专业医生的问诊和按摩等等。这次活动受到了北京联谊会众多团员们的高度赞赏与好评!许多人都感到意犹未尽。
北京联谊会的理事们在北京春暧花开的丁香季节里,与人大的教授学者们共同渡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周末。
北京联谊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