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争取进口电影配额 好莱坞剧本先给中国“过目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外媒称,预测未来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下面就来预测一下吧。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北美电影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但是这个市场正在萎缩。一家电影行业网站估计,2014年北美市场售出的电影票的数量为12.4亿张,为1995年以后的最低水平,当年的数字为12.2亿张。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1月11日报道称,这说的不是票房收入,而是实际卖出的电影票的数量。这一数据的高点是在2002年,当年卖出的电影票达到15.8亿张。此后,电影票的销量逐年减少,表明电影行业在这个曾经的核心市场遭遇了麻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视频游戏、盗版和互联网上应有尽有的内容正在改变人们去电影院观影的习惯。

对于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好消息是它们现在更多地依赖海外市场的收入,而海外市场正在飞速发展。目前约有2/3的票房来自北美以外的地区,不过这种局面存在着隐忧。当大多数电影是由美国人编剧并执导,而大多数观众并非美国人的时候,电影制作公司能一直假装观众并无分别吗?

报道称,说得更清楚一点: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且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一。中国单是在2014年就新增了5000多块银幕,全年总票房接近50亿美元。美国本土市场的规模约为100亿美元,不过以前还没有哪个市场接近过美国的一半。而且中国的票房还在以每年近1/3的速度增长。

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严格控制。中国政府每年允许引进34部外国影片,这些影片受到严格审查。不过引进片依然收获颇丰:有些年份,这类影片的票房占到中国票房总收入的六成。

报道称,好莱坞希望中国取消配额,但中国人笑而不语:他们想保护本国的电影业,而且通过限制外国影片的进入,他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对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施加影响。

报道认为,后一个因素可能比前一个更为重要,并且这种局面已经出现。美国影视制作公司已经开始提交剧本内容让中国当局审批。2014年,《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在中国收获了约3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外国大片在中国的票房纪录。《好莱坞报道》称:”派拉蒙影片公司为确保在中国取得成功作出了很多努力,在北京、香港等地取景,邀请了包括李冰冰在内的众多中国演员。”

所以要明白这样一点:如果想成为34部影片之一,最好和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当然这并未阻止众多好莱坞影片进军中国市场。

报道称,事实上,中国正开始从远方影响好莱坞影片的内容。

延伸阅读电影业成中国海外并购推动力 好莱坞成新目标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外媒称,2010年,曾出品《绿野仙踪》、《007》和《霍比特人》等众多好莱坞经典影片的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5日报道,现在有传言说,米高梅影片公司已成为一批资金雄厚的投资者的目标—这一次是中国投资者。中国内地企业大连万达和复星集团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大连万达刚刚在香港上市,融资近40亿美元,而复星集团则拥有包括旗下一家葡萄牙保险集团在内的诸多融资渠道。

大连万达和复星集团都对电影业感兴趣。两者看似对几乎所有并购都感兴趣,完全不顾其明显缺乏企业合并之后的协力优势的问题。如今,两家集团的业务覆盖多个领域,而且仍在加速并购。万达和复星只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中的两个代表。

无论潜在并购对象是什么,中国企业都是潜在买家。事实上,它们正在成为”首选买家”。

根据美国迪罗基公司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29日,2014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的投入近700亿美元。相比之下,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投入仅为255亿美元,远远低于2010年的峰值416亿美元。

有许多理由可以预测,未来中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海外(尤其在美国的)并购。电影业体现了当今中国的许多特点—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娱乐的需求增加、购买力提升。这个日益成熟的庞大消费群体的需求,将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推动力。

这意味着在欧美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并购,而且目标大多是高端品牌。

当然,这不会是一条坦途,尤其是在美国。首先,自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因来自美国政界的巨大阻力而取消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计划以后,中国买家对美国政客和监管者心存畏惧。此外,中国管理团队的远大抱负经常会超出其海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