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需要制度的刹车片

1月5日,中组部通报了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进展:”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超配干部如何”消化”?各地”晒”出的去年专项整治”报告”显示,对于超配干部,一般采取取消兼职、调岗、免职等方式”消化”。(1月6日《新京报》)

必须承认,一年时间消化15800多名超配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取得如此斐然的”治超”成果,与中央坚决的态度和组织部门踏石留印的执行是分不开的。但点赞的同时,群众也不免担心,取消兼职、调岗、免职等”消化”方式,属于”浅水区”作业,挤掉的都是”水分”,剩下的60%硬骨头怎么啃?

其实,这样的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以往的例子表明,不要说啃下硬骨头,即使是保住局部的”治超”成果都不是易事。在2009年,吉林省免去6位省政府副秘书长的职务,成为中组部、中编办下发《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问题的通知》后,全国第一个”减副”的省份。但2013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报告却透露,吉林”副秘书长”岗位超配现象尤为突出,破格配置23名”副秘书长”。

当初的好榜样,何以再一次沦为”后进生”?无非是没有制度固化,整治风头一过,就马上回归原位。以前一段时间舆论热议的”副秘书长”为例,中编办文件虽规定”省级、副省级、地市级政府副秘书长的职数按不超过其同级政府领导班子副职的职数来掌握”,但并无硬性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这就让地方找到了突破政策的后门,”减副”风暴一过,大量”副秘书长”,就可以通过”掌握”卷土重来。

因此,”治超”要啃掉硬骨头,就要用硬性的制度,挤压原则上、”掌握”等模糊空间,以及因人设岗的操作空间。首先,组织部门要加紧制定《编制法》,让职数配置、单位编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给原则上、依据情况”掌握”死灰复燃的土壤。其次,对违规超职配备的惩戒,不能继续轻飘飘。而是要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对僭越职数红线者,应严惩不贷。再者,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流动制度,防止职数的金箍,扼杀干部队伍的创造性、流动性和上进心。唯有如此,才能巩固之前的”治超”成果,并在下一步的”治超”攻坚战中取得胜利。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治超”就意味着许多人官位不保,前方的阻力可想而知。但”治超”被拖延一天,不仅意味着与之相配套的工资、用车、办公等经费被多浪费一天,更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不管前往的路多崎岖、多艰难,”治超”都容不得反复。有关部门一定要用好制度这个”刹车片”,解决干部超配之殇。

文/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