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社交网络里的我们该何处存在?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近半国民已”触网”,不少还是资深网友。但网络到底是否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为此,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通过了解受访者在食、购、居、人际关系、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实际经历和期望,开展了”中国民众生活真实感受”调研。该调研结果近日向记者披露,结果显示民众对社交网络和网购等网络活动仍充满戒备心。(1月6日《新闻晨报》)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设备和手持移动终端开始逐步侵蚀并占据人们的生活,也许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某个彪炳史册的科技发明——网络。但是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进步,还有人际社交领域的倒退。网络除了带给人便捷还有什么?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不论是外国的推特、ins、facebook,还是国内的QQ、微信和微博,都收获了大量的受众群体,与这些庞大数字对应的是更加庞大的”低头党”和”宅男宅女”族的壮大,人类的社会关系似乎瞬间变得简单而直接——网络社交或者社交网络。Youtube上有一个著名的短片《抬头》,讲述的是在社交网络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在社交网络中你拥有数不清的朋友,你是想直视他们的眼睛还是屏幕上的人名?

社交,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关系的交往和交际,在远古时期,人类的进化意识和现实环境的恶劣影响促使原始的自然人向聚落和部族的方向发展,有了交际自然就有了社会关系的建立。此时,作为社会人来说,社会关系的建立不是自发行为,而是自觉的双向互动和吸引,是真实的情感在双方交往过程的迸发与递进,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社交程序,而社交媒体则更进一步,隔断了或者规避了其中的情感纽带,实行更加直接的虚拟社交。这就超脱了人类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产生了一个超脱于自然人、社会人、真我与假我之间又游走于真我与假我之间第三个我。

那么第三个我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呢?网络时代的第三个我(或者说第三个你)沉醉于虚拟的网络社交无法自拔,以至于你认为你所存在的社交圈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尼奥所处的个人极乐世界一样。你退后一步,张开双眼,从新审视自己的周围,你会发现,我们所倡导的、引以为傲的社交网络媒体其实就是对社交的相反和颠覆,我们打开电脑和手机就是关上我们与真实世界的门,我们所拥有的社群科技只是一种假象,我们依附于社群科技营造了虚拟的社会群体、友谊、爱情、亲情和并不存在的归属感。

一旦将你从这虚拟的社交群体中抽离,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丝毫情感的令人困惑的世界,在屏幕里相谈甚欢的朋友变得面无表情和异常的冷漠,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被自己制造并运用自如的科技所制约,我们的信息被利欲熏心的商人拿来当做商品一样出售,我们的形象像是被动物一样被陌生人审视和观看,但在真实世界里却舍不得对陌生人施舍一点怜悯和善良。在那个私利、自我形象和宣传横行的虚拟世界,人们总是将自己内心的丑恶掩埋,把最好的一面分享给所谓的”朋友”,却不带真实的情感,这真的是我们所想要和需要的吗?

这也许是我们想要的,却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网络的双向互动和信息的透明远比真实社会交往中来的快捷和方便,这是我们在真实的社会交往中不具备的,在网络中的快感也是真实中所没有的,但这终究不是真实的。人生最快乐的事应该是和某人分享一种生活的经验,但如果其他人都不在,你还快乐吗?我们假装没有被世界孤立,精心包装自己向别人推销,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别人觉得我们生活的很美好,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知道别人是否在乎我们过得如何。这样你觉得还有意义吗?

我们都是孤独的,但这并不代表你冷漠或是孤僻,当你面对人潮感到孤独时会不自觉地打开手机,却忘了怎么跟人相处,我们变得越来越不会交际,机械的生活让我们以为这就是常态。你不知道风从哪里吹过来,你也不知道哪个城市会下雨,你也不知道你能活多久,但是我认为,人生的真谛就是好好享受生活,好好热爱自由,看见四季更迭、看见雨雪风花,陪亲人走完一生,帮朋友看清世界。

那时你会发现,你没有把时间浪费在低头观看某人的发明,就像《抬头》里说的那样,你低下头,就看不到你错失的机会。

文/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