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签发文件,华为瞄准3000亿汽车市场,保时捷奥迪争抱大腿

【美洲华联社讯】1019年5月底,中国汽车圈的大事只有一个:

华为车联网业务部升级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二级部门变一级,直接向CEO汇报。

这个新一级部门的定位是: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造好车。

专业造车100年的整车厂们应该可以松口气了。

不过,华为从来落子不虚。

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升到一级部门的高度,就意味着华为看到了机会,并且有足够的底气成为全球车联网供应商领域的No.1。

中国汽车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智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今天,中国的智能汽车零部件市场被博世、大陆、电装这些国际Tier1供应商巨头垄断,本土供应商份额不到1%。

在智能汽车必须搭载的通信芯片、处理器芯片和AI芯片领域,更是极度依赖美国。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没有替代供应商是可怕的。

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而言,没有替代供应商是可怕的。

而早在2016年底,中国就正式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在这个发展规划中,“智能”的基础是芯片,“网联”的基础是通信——华为,恰巧在这两个领域都是巨头,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术提供商,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厂商。

是的,就像正在崛起的华为云一样,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是华为将自己过去30年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技术积累释放出来的成果——今天,任何一家智能汽车品牌,背靠华为一家,就可以同时解决通讯芯片、处理器芯片和AI芯片的替代供应问题。

既有实力跟自动驾驶大数据、云计算、软件见长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争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陆、电装这些硬件见长的零部件供应商一较高下,华为有着绝对的实力,成为车联网供应商领域的No.1。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汽车产业应该为有华为的加入而感到幸运。

华为的真·肌肉

2019年1月,华为和奥迪正式签署自动驾驶前瞻技术方案协议,华为将在未来几年,在奥迪车上实现L4级别的智能驾驶。

能拿下百年车企德国奥迪的订单,华为的技术实力可想而知。

业内就曾经有一个传言。

美团创始人王兴问一个懂行的朋友:“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自动驾驶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复:“三五年内哪家都没戏,长期来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选华为……”

日后回望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向智能化迈进的这段征程,所有的中国汽车人都会记得,华为发挥了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

华为造车的“否认三连”

华为对电动车和智能驾驶的趋势判断已经非常清晰,战略既定,全力以赴拼执行。

不过,它为什么不自己造车呢?这是许多传统汽车人、造车新势力心里的疑问。

今天,造车的利益诱惑,不是一条鱼,而是一片海洋。

美国咨询机构IHF预测:到2035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麦肯锡的预测更加大胆: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

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不管是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还是整车厂本身。

这里面,利润最丰厚的整车厂当然是最优解。

面对近在眼前的美味蛋糕,巨头们不会心如止水,苹果、谷歌、阿里、百度、Mobileye纷纷砸巨资入场,华为作为全球通讯巨头,站在人类高新科技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不可能无动于衷。

事实上,华为造车的传闻,已经沸沸扬扬传了好多年。

2019年德国汉诺威博览会的华为展厅里,就有一辆正在展出的汽车,车牌贴上了HUAWEI的字样。

(不过参展身份当然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早在2018年2月,华为还把自家的Mate10手机与保时捷深度绑定——这台AI技术的华为手机可以直接启动保时捷,还非常高调地将自家的菊花标贴上了保时捷车头。

(青蛙+菊花=?)

甚至它还跟造车新势力威马传过绯闻,当然后来双方都澄清了。

并且,不管华为以什么姿态表达“不造车”的初衷,事实是,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到“自主造车品牌”,距离可能没那么远。

今天,造车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

随着以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智能驾驶的兴起,传统造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护城河正在被抽干,汽车从机械产品变成电气+电子+互联网+AI产品。

传统车企正在丧失主动性,进入比拼汽车电子部件供应商的阶段,感觉跟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迭代的路子莫名相似呢,并且,眼下华为在汽车领域,似乎也正在走当年进军手机行业的老路子。

在智能手机赛道,华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够将芯片、硬件、软件和AI有效地整合,打造出大家喜爱的产品。

如果为了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联网供应商,而放弃自己造车的机会,是有点得不偿失的。

从供应链的复杂度来说,造车一定远超手机行业,不过,有哪家公司会无视成为华为公司供应商的机会呢?

任正非的智慧

不过,如果真有人喊出让华为造车,第一个不同意的,可能是任正非本人。

尽管具备了技术与实力,对于造车,任正非有自己的坚持。

他是华为内部的保守派,不止一次当面否决华为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想法。

2019年1月 ,任正非在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紧接着,5月21日,在华为深圳总部举行的中国媒体圆桌会上,他再次强调:“外面网传我们造车,我们不会做的,因为我们的车联网基本上是世界最主要车企的供应商,将来以车载计算、车载电子为主,我们可能产业很大。我们不会随便换轨道的。”

他给华为谋划的“上车”实验,更接近一个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谨慎拥抱,符合公司财务上投入产出比的严格计算。

回到华为刚进军车联网的2013年,华为内部就有过一轮争辩,主题是: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

任正非的观点是:“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换句话说,华为需要的也是成功,不管是用供应商的身份,还是自主造车品牌的身份。

任正非签发文件,华为瞄准3000亿汽车市场,保时捷奥迪争抱大腿

他是最不可能因为追求自主创新而执意造车的人:

我并不反对李书福(购买沃尔沃技术),但减震弹片钢圈、轮胎……是自主创新吗?

就讲讲德国怎么造车。

有一次我到德国斯图加特,工程院院长带我去参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几周学习。每个人发一块铁板,给一个齿轮的图纸,所有人都要用锉刀做出这个齿轮来,做出齿轮来还不能打分,要拿到减速箱去跑,跑完才能打分。

这就德国汽车的基础。

欧洲车和中国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卖那么贵?就是可靠性高。大家都可以造出车来,但是不是最好的车另当别论。造车要用到大量的人类科技文明,也不是自主创新的概念。

长期以来,任正非自己的座驾也是宝马。

去年的一场华为上研所内部汇报会上,任正非更直接地传达了他的公司战略思想:“无人驾驶是一个珠穆朗玛峰,是一个领袖型产业,它是基础研究,支持科学家为理想而奋斗,先让科学家一心一意研究科学,不要顾及商业利益,将来即使我们不能在马路上无人驾驶,可以在生产线上使用,管理流程中使用,低速条件下的工作中使用,各种东西都可以引入无人驾驶这个思维概念,但是它不一定就是无人驾驶。”

这位如今75岁高龄的军事家、战略家、马云最佩服的企业家,太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应该做什么了。

在他的思维体系里,华为对无人驾驶领域的研究就是一场爬珠峰的过程,可以半路放羊,可以半路挖矿,可以半路滑雪……把孵化的技术应用到现有的领域中,解决现存的问题,就是捞蛋的机会。

这是做企业的人,最朴素的精明。

由此推断:就在吃瓜群众饶有兴致讨论华为未来究竟会不会造车的时候,任正非的思维已经到了另一个维度:沿途下蛋,浅滩捞鱼,在追求理想主义目标的时候,用孵化出来的技术做出现实主义的产品。

其实雷军的小米不也是这样,想定义下一代的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却囿于当下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掣肘,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现在把小爱音箱卖爆。

或许这才是华为“上车”背后的原始出发点——那座珠峰,才是华为下场要征服的对象,甚至可能跟智能汽车毫无关系,想想华为插遍全世界的通信基站吧,那才是它“云管端”战略的立身之本。

不过,还有一个值得寻味的细节是,在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华为内部,曾经发表过一篇《任正非10宗罪》的蓝军文件,其中一条就是:老板在理论创新时很积极,但是一讲到产品全是收的,要聚焦主航道,不能盲目创新,不能乱立项,不能做小项目,等着未来别人失败我们好浅滩捡鱼。

内部人的视角,总是最犀利的。不过,我们吃瓜群众当然没必要为这个平均年薪110万的17万人战斗队伍的执行力操心了。(文章来源:四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