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反仇恨聯盟研討會呼籲強化教育和學生領導力以消彌仇恨犯罪

【美洲華聯社6月14日洛杉磯訊】 在「行動反仇恨聯盟」于6月14日主辦的研討會中,與會人士呼籲強化教育在消除仇恨方面的關鍵作用,並且協助提升學生領袖的影響。

成立於去年八月的行動反仇恨聯盟 (Act Against Hate Alliance)今天召開網上研討會,由聯盟創辦人、加州前任參議員夏樂柏 (Senator Bob Huff)和夏樂柏夫人何美湄主持,邀請了「星際迷航」女演員、英勇旅程執行長麥絲特森(Chase Masterson, Founder & CEO, The Heroic Journey)、加大柏克萊分校學生簡恩 (Utkarsh Jain, Stud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北加州聖心學校學生魏爾絲 (Hailey Wells, Student, Sacred Heart Schools, Atherton)、加州州大富勒頓分校學生賀南德茲 (Nicolas Hernandez, Studen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普林斯頓大學今年新生卡克冰 (Remy Garcia-Kakebeen, Student, Incoming Freshman, Princeton University)以及富林特瑞預校學生 Aidan Chao (Student, Flintridge Preparatory, La Canada Flintridge)。

夏樂柏

夏樂柏強調,學術環境常被視為基石,協助學生發展社交技能、學習以尊重的方式與同儕互動,以及在一個積極、接納差異並對多樣性敞開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潛力。學生常被形容為「明日領袖」,而有些學生能夠並選擇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就扮演起領導角色,促進變革,在關鍵時刻對結果產生有利影響,並促進團結與包容。

何美湄

何美湄指出,學術界負有為所有學生提供安全、包容、及尊重的學習環境的責任,因此應該在方法、意義和指標方面加強認知。而學生領袖在解決仇恨問題上應該發揮甚麼樣的重要作用,也應該是必須研究的課題。今天應邀參加研討的學生,都是一時之選,期盼學生領袖發揮影響力,為消彌仇恨犯罪增添助力。

麥絲特森表示,校園霸凌和網路霸凌也屬於仇恨犯罪,造成不少人生命中的陰影,她本人和許多機構合作減少這類事件。例如小女孩凱特喜歡穿「星際戰爭」的戲服,遭到男生霸凌,說女生不能穿這種戲服,只有男生才可以。這使凱特身心受傷,幸好經過家長和校方協力處理,才消除這種霸凌,使得凱特學校女生都得以穿這種戲服。

麥絲特森

 麥絲特森強調,教育下一代反仇恨犯罪應該越早越好,畢竟,越了解一個人,就越不會仇恨他。 

簡恩

簡恩認為,少數族裔在許多地方受到騷擾,有時甚至遭到暴力侵犯,除了政府應該介入防範,亦應鼓勵有不同族裔背景的相關人士面對面的協談與溝通。

魏爾絲

魏爾絲則表示,她在校園裡就遭遇到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的仇恨犯罪。她舉例,對於某些事看法迥異的同學,不直接和她討論溝通,卻在她背後說她壞話,對她造成困擾。此外,有時候老師講課時只講一種觀點而忽略對立面觀點,也會造成學生心理偏頗。

賀南德茲

賀南德茲指出,他就讀的學校似乎很重視多元化,例如建議學生團體「青年共和黨人」改名,以容納更多元的政治觀點。但有時候有人喊「多元化」口號卻未實際去做。他主張採取公開對話,因為「意見相左的人不是邪惡的」;此外,必須加強與地方政府的互動,例如提出相關議案,敦促地方政府採取行動。

卡克冰

卡克冰強調,她的朋友中,有人能夠不在意別人的評論,但並非人人都會這種技巧。例如,有一次朋友聚會時,她的一位好友說「白人很討厭」,別人提醒此人說「卡克冰是白人」,好友卻說「沒關係啦,她是一半亞洲裔」,這令她感覺很受傷。卡克冰認為,學生在校園裡應該多多溝通,互相了解彼此的看法,才會減低仇恨意識。

Aidan趙

Aidan 趙則指出,現在校園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對話鴻溝」,有人自稱很具包容性 (inclusive),到頭來卻是相當排他性 (exclusive),意見不同就貼人標籤,成為仇恨犯罪的案例。他強調,美國不是以仇恨立國,學生領袖應該在校園採取行動,消除仇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