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领域反腐撕开一角

多家媒体报道,现年42岁、任职尚不足半年的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因涉嫌卷入落马官员案而被中纪委带走接受调查。该行1月31日在上交所发布公告 ,称董事会收到了毛晓峰辞职信,因其个人原因,申请辞去中国民生银行董事、行长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行长职责由洪崎董事长代行。而在此之前银监会已下发通知,免去毛晓峰的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职位。市场预计,金融领域内一些大的相关腐败案件将随之陆续浮出水面。

大家想必都还记得,十年前政府就处理过一些金融界触目惊心的大案。如2004年初,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受贿115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同年2月,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刘金宝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解除职务。而去年以来,先后已有8位行长、董事长级别的银行高管被查处,城市商业银行成为”重灾区”。

资本领域内的腐败,往往是行贿者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益输送等方式”围猎”下,抵挡不住诱惑,致使相关违法人员铤而走险,走上违法乱纪之路。现在,”最年轻的上市银行行长”直接将当下金融领域内的腐败推向了前台。而在感叹毛晓峰”坐着飞机来的,又从天上掉下去了”的时候,投资人还有更大的疑团:这种伤害股东利益的行为难道仅民生银行有吗?

2004年央行研究局局长谢平等人研究编制的中国首个金融腐败指数显示,2002年至2003年度,中国金融腐败指数为5.42,其中银行业腐败指数为4.17,证券业腐败指数为7.26。指数越接近10,表明腐败越严重。如果说当时银行业腐败指数相对平稳,证券业腐败指数如此之高,却鲜有大腐败案件浮出水面,但投资者对当时中国证券业总体满意度不高。

大家同时也看到,在资本领域反腐方面,肖钢主席上任以来,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积极信号,市场化、法治化建设的方向非常明确,对资本反腐,证监会从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核心部位着手,尽管处罚的力度相对成熟市场而言依然不给力,但至少让投资者看到了管理层加大资本市场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比如针对此前众多人员涉”老鼠仓”的基金公司,证监会首次”出手”批量处罚。在1月3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宣布,拟对华夏、海富通等5家基金管理公司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三至六个月不等),且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对相关责任高管人员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对中邮等6家基金管理公司依法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基金、信托 、保险业,这些资本领域均事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这些与资本密切相关的资本紧密性行业,因其行业特性恰恰也更易出现大的腐败案件。从前期其他传统经济领域内的职务犯罪来看,涉及数额之大,对社会伤害之重,都是极为惊人的。

资本领域反腐对于正转向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如果一个资本领域内的腐败行为能长期持续下去,其对社会的影响与对经济未来的损害,尤其对民心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对投资人而言,在资本领域的相关公司内的经营与权力资本的犯法行为,比如一些本应退市的上市公司,由于多个权力职权部门人员任职而避免了退市;一些IPO公司,权力资本相关人员先期潜伏其中,然后就是抛给资本市场,还有一些涉嫌重组内幕交易的权钱交易、违法投机交易等,都有切肤之痛。

资本紧密的相关行业怪圈之一是业务体系垄断加特权的扭曲,正如央行研究局局长谢平所指出的那样,金融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对稀缺性资源的垄断。因此,推进市场化改革,向市场下放资源配置权,提高金融系统透明度,是金融反腐败的根本性制度性举措。而现实情况显示,不少金融机构透明度较差,且权力资本的游戏始终围绕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在内的金融领域之中。

观察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家民间资本银行的掌门人,毛晓峰被调查也意味着中国反腐正进入私营、公营部门齐抓并进的新阶段,体现了习总书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要求。相较于能源、建设投资、铁路等领域,资本领域的反腐一直比较谨慎,因为金融腐败一直以专业性和隐蔽性强著称,即便有举报线索,取证非常困难。但资本反腐败如果能从重要职务者获得重要线索,将大有利于金融反腐的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