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寻根” 述说对故乡的执着

你想过回乡“寻根”吗?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网络图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怀。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怀着对未知憧憬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离开了充满乡音的故土,踏入了风俗迥异的异国。但在内心深处,故乡的记忆从未忘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海外华侨华人们对故乡的执着,让他们的后代们选择回国寻根。

“没有故乡的海外游子,像没有家的孩子”

四年前,侯先生的父亲去世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决定回国寻根。

一百多年前,他的太公一个人坐船,在海上飘摇了一个多月才到达马来西亚,其中的苦楚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阿公孤身一人,在马兰西亚成家、奋斗,才有了子孙现在的生活。遥想当年阿公最挂念的,应该是祖宗的“根”。

而对于“根”,侯先生知道的太少了,只记得在太公和阿公的遗像上看到过“泉州府十都”字样。他通过查证后发现,当年的“泉州府十都”就在现在福建南安码头镇一带,遂向当地侨联和政府寻求帮助。

漫长的寻根之路从此开始,侨联的工作人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将族谱的搜索范围扩大,都无法找到侯先生太公的名字。

几年后,一个“刘侯同宗”的故事启发了侯先生。侯氏族人在唐朝的时候因逃难改姓为“刘”,在1929年重修族谱时,大家再三商议,才将侯姓统一改回了刘姓。但那时,侯先生的太公已驾着一叶扁舟,远渡重洋。

几经波折,在 “刘氏族谱”中,侯先生找到了太公“佳作”还有阿公“金德”的名字。

对于寻到根的侯先生来说,他是幸运的。在许多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们仍旧凭借着族谱上的地址,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自己祖先的居所。

“我很想让我的亲生父母知道,这些年我过得很快乐”

“我为什么不在中国?”“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这个叫泰勒的小女孩成长过程中,一直思索着这些问题。她是一名被美国父母收养的中国孤儿,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她慢慢地发现自己同周围人不一样,开始想要探究自己的身世。

1997年8月,一对美国夫妇在湖南的一家福利院见到了泰勒,随后带着她回到了美国生活,泰勒健康成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今年5月,她与美国的父母再次回到了中国。当她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内心对亲生父母的渴望变得强烈起来,在养父母的支持下,她决定回国寻根。

“我很想让我的亲生父母知道,这些年我过得很快乐”,泰勒很想找到自己的亲人,想知道自己当年在中国的情形,但至今仍未有任何的进展。

像泰勒这样被外国夫妇领养的中国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不会再回到中国,但有一些像泰勒一样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世和故乡充满了好奇,同样被美国父母领养的哈莉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父,她曾经被遗弃在长江之畔的村子里。

想要寻找到自己的“根”,并不容易。在异国他乡生活,语言、文化、国内孤儿院领养记录不全等原因,许多回国认亲的领养华童都无功而返。寻亲之路不免坎坷。

“寻根,成为了最幸福的工作”

今年,已经是澳洲华人白莹第四年寻根了。满头白发的白莹,出生于北京,上世纪90年代移居澳洲。

作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他曾在2010年来内蒙古大学专门攻读蒙古学博士,成为该校攻读博士中年龄最大的外籍华人,那一年他63岁。

毕业后,他开始了对家族历史的寻根之旅。

他认为自己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蒙古族一员,有责任让澳洲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历史,搜集成吉思汗家族的史料,成为了寻根之旅中的主要工作,也是他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为帮助海外华侨华人寻根,他们在努力

近年来,海外华裔族群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的意识日益增强。

各地也在为“寻根”做出努力,以侯先生的祖籍地泉州为例,光泉籍华侨华人就有9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方便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回来寻根,“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正抓紧筹建。

这个平台将建成包括姓氏宗祠、宗亲社团、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侨商侨智和归侨侨眷等方面信息的海量数据库。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做的是,捐献您的族谱,或是把族谱借给筹建办扫描录入。

除此之外,组织“寻根季”也是帮助海外华侨华人认祖归宗的重要方式。每年农历三月,海外侨胞们纷纷“回家”,通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伏羲祭典、公祭大禹陵等活动表达自己对华夏祖先的敬意,这让海外侨胞们对“家”、对“根”,都有了更深的信仰和情结。

自1999年开始,国务院侨办专门针对海外华裔青少年,也开展了一系列“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加深了华裔青少年对中国的认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同样的华夏文化认同下,相信中华民族会发展得更为壮大。来源:中国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