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期:理发行当的江湖

中华民族的先民,对头发的基本态度是“受之父母,发之体肤”,换言之,爱护自己的头发要和爱护体肤一样。从汉族人历代各种发型的讲究,记录着尊卑贵贱,记录着美丑善恶,记录着风情万种,记录着信仰崇拜。

由原始的“万物有灵论”始,有人认为人的灵魂沈藏在头发中,因此,人的一生在各个过渡阶段都要注意对发的保护。如出生后剃下的胎发,要妥善地保存好,不能轻易丢弃或给外人拿去,以防影响婴儿的成长。订婚时,有以发作信物的民俗,或以青丝传情,或以男女发作结发之盟等。

“山以草木为本,人以头发为本”,因而,对于生命象征的头发,古人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来装扮。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从单纯的披发、剪发中解脱出来,创造了最初的打发辫,出土的青海大通舞蹈纹陶盆上绘的舞人,就已经扎起发辫,左右飘曳,翩翩起舞了。

到了清代,满族女性时髦“两把头”、“一字头”、“如意头”等发型,据《旧京琐记》一书记载,“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大装则珠翠为饰,名曰钿子”。此发型为头顶左右横梳二平髻,一若横三角午后,恰似如意横在顶后,故又称“如意头。”同时,又因为二髻间插以双架成双角,又称为“架子头”;看过去像一字横写,称为“一字头”。脑后之发左右横出,髻之长度约一尺。

清代人有文字记述,“后、妃、主位以及宫眷之常衣,皆窄加长袍,髻作横长式,可尺许”。到了清代后期,宫女们大都着红袄绿裙,常服惟蓝布衫或袍、上加丝绸的坎肩、梳着辫子,在耳旁戴上两朵花,初进宫之宫女则大多梳着辫子,到宠幸后加位号才梳裏发髻。

老佛爷慈禧太后非常喜欢梳创新的“大拉翅”发型,这种新髻式,比过去的更为高大和形象的高贵,宫廷及满族贵妇们纷纷仿效,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发型。慈禧太后不仅喜欢时髦的新发型,还好妆饰,头上喜欢戴赤金卍字簪。当时,“孝敬后在宫中,平日与年节,好妆饰,化妆品之香粉,取素粉和珠屑、艳色以和之,曰娇煤粉,即世所谓宫粉是也。宫簪翡翠之深绿,为世所罕有,两端各镶赤金卍字七个,曰卍字簪。宫粉既涂,翠簪毕插、辄取镜顾照数四也。”至清末,仿效之风更甚。

据《阅世编》一书记载。“顺治初,见满装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加饰,京师效之,外省则末也。”此后,发型则愈梳愈高,至后期成为既高且大,似在头顶着一块“小黑板”的发型样式。且头上之发饰,越来越多。

汉族一般民女的发型与饰物,在清代,亦几经演变。明末清初,民妇发髻仍沿明制,南方江浙妇女喜将发髻在头顶上作螺旋式,此常见式样,即晚明所谓“一窝丝杭州攒”之发型。头上花朵首饰,早期多用珠玉点缀,稍晚才戴银质广式珐琅等饰物。年老的妇女,用锦绫包头。其他地区妇女,多仿苏州流行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等发型式样。当时,扬州地区则流行假髻的各类发型,其中,以蝴蝶、望月、折项、罗汉鬏、双飞燕、花蓝、懒梳头、八面观音、倒枕松等髻式,最为时尚。清中期,苏州又兴“元宝头”,鬓发如翼两张而髻叠发高盘;后改为直叠三股在善心之上,下股压发簪的平二股发型;后又盛行“平三套”,即一半盘三股于髻心之外。

嘉庆、咸丰时,高髻渐趋长髻,江南流行拖在后面的长髻“苏州

摆”,又有“抛家髻”、“抓髻”、“牛角纂”、“元宝髻”、“扬州桂花头”、“狮子望长江”等等髻式,流行与中华大江南北。光绪时,妇女以圆髻团结于脑后,用细线网结,髻以光洁为时尚。年轻姑娘或梳“蚌珠头”,即额旁挽一螺套,似蚌中圆珠,或将发根为分二,左右作成空心似蜻蜓两翅;或做成左右二螺髻,加以珠翠等发饰或在额正中作一小螺套。更年轻者,则挽“双丫髻”或垂辫脑后,或将辫子梳成“抓髻”式样,婚后则改梳圆髻式。

至光绪庚子以后,不分年之长幼,额前均多留额发,此额覆短发,原名为“前刘海”是幼女幼发垂额,即雏发覆额之式后则老幼效尤。其式有平翦如横抹一线者,有微作弧形者,有垂丝如排须者,亦有似初月弯形者等等,不一而足。最初“刘海”时尚极短,后来越蓄越长,甚至有覆至半额者。宣统时,更将额发与鬓发相合,垂之于额两旁鬓发处,如燕子两尾分叉,北方人谓为“美人髦”发式。还有的在额发中置小木梳而以额发卷裹,遂使额上作隆起高卷状。此外,清末还有苏州撅、平三套、连环髻、巴巴头、双盘髻、长寿、风凉、圆月、麻花、双飞蝴蝶、圆髻等诸种发髻式。

一代之兴,伴随着数不清的发式,朝代的更替,必然带来发式的更易,同样,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发式与发饰,都有它们各自的特色,形成形形色色的“时世妆”。从整体上说,中国文化以长发为美,男女皆留发不剃,形成蓄发束发梳髻的发俗。

 

李建军写于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6年9月28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