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寄语》

原创作者:周正( 散文随笔)
插图选编:周正

重要提示:“本文有关宇宙的数据并没有具体科学依据,但基本符合逻辑和哲学范畴。”

✍️✍️✍️✍️✍️✍️✍️✍️

抛开人为的时间概念的年月日和时分秒,时间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共识说时间诞生在138亿光年。这也是科学家估算的宇宙诞生的时间。但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所以有人又改口说时间的初始是450亿光年,还有人大胆推测为900亿光年。

而我根据时间的最小概念247仄秒,这是光原子穿过氢原子的最短时间。上帝啊, 这247仄秒已经是我们人可以认知的1秒的2.8亿亿年的倍数。而我们拿我们认知的最小粒子-上帝粒子来穿一下其它粒子,可能更加惊人数据会彻底颠覆我们人类现有的对时间的认知。

所以,我在四年前采访两位世界最资深有25年研究计算机的教授随意即兴提出过一个大胆的假设:“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自我学习的功能研究宇宙浩海复杂的奥秘呢?” 乔治博士和沃尔德博士答案大家都看到了:“人类对宇宙的复杂程度的数据不能给目前人工智能提供足够的数据。” 其实我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功能”上。或者我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为什么我们目前不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运算能力的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 该计算机每秒12.5亿亿次强大运算能力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否就可以测算宇宙的时间呢?

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是悲观的?最强大的计算机能够算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地球的尽头以及太阳系的终极,唯独算不了宇宙的时间。想一想这个逻辑,地球诞生才45亿年的历史,而生命在寒武纪诞生才7亿年。与宇宙文明一比我们人类文明其实是极其短暂的又低端的文明。

尽管我在诗歌《新概念》里论述过我们人类或许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而今眼目下的文明可能对自己的认知出离。当然我也在诗歌《天命之光》提出过“时间的不同步性”。可能认知“时间的不同步性“是我们认知宇宙以及宇宙时间的独辟蹊径的方法。

时间是什么? 时间的初始在哪里?

如果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不能给出答案,何不换一种方式认知我们自己呢? 就像我们达不到遥远而浩瀚的宇宙,我们何不达到最小的粒子里面的里面呢?

我的标题是“时间寄语”,我怎么没有一点带点感性的话语。比如什么“时间煮雨啊”? 像下面罗列一堆没用的形容词:“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风驰电掣、 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弹指之间、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光阴似箭、一日千里、一日三秋、日月如梭、一朝一夕、一时三刻、 转眼之间、岁月如流、俯仰之间、 一刻千金、流光易逝、旦夕之间、一时半刻、瞬息之间、争分夺秒、时间如箭、迅速流逝”。

“旦夕之危,喘息未定”可能是形容时下时间的最佳注脚。

“我们人类对自己认知的怀疑是对时间最大的敬畏。”这是我今年对时间最好的寄语了。

其实,我想温柔的对大家说:“我们依然在时间的路上。”
✍️✍️✍️✍️✍️✍️✍️✍️
写于公元2022年1月1日洛杉矶时间13:55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