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流水线”教育需全方位变革

(华联社3月11日讯)据南方日报报道,面对”流水线”教育,在今年广州的两会上,参与调研的四位全国人大代表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却都非常关注教育问题,他们的思考更多的聚焦在于:我们可以为中国教育做些什么?多位以亲身实践参与”新教育”的家长,人大代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出几个焦点问题。

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这个问题早已不新鲜,可是,怎样求解却困难重重。事实上,将近30年前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概念,就是针对”流水线”、”标准化”教育问题,但毋庸回避的现实是,素质教育还在很多地方、学校,被应试教育挤到墙角。

总体看来,造成”流水线”教育的,是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缺乏办学自主空间,听命于上级行政部门,因此,学校千校一面,缺少个性和特色——用统编教材,相同的教学模式,追求一样的教育目标:考试分数,而在教育评价方面,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围着学生升学进行,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升学率是学校的”命根”。整个流水线的”质量”标准,就是分数。

与”流水线”教育相对应的则是个性教育和多元教育,即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不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而是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实行这样的教育,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就必须改变,包括,政府部门必须放权给学校,让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办学的学校,有自主选择教材、开设课程的权利;学校所有学生不再是同一张课表,而是每个学生单独的课表;学生升学,不再用统一考试成绩排序录取,而是结合统一成绩、平时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表现去申请学校。可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国基础教育的个性和多元教育,无法推进,就在于缺乏系统思维。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学校都在推进个性和多元教育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进行教材改革,鼓励学校自编校本教材,可是,这一改革却受制于目前的教材编写体制,最终,学校在行政部门的要求之下,还得选择统编教材;再比如,进行课程改革,实行选课走班制,可是,一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与教育内容,却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即使学生很欢迎,家长们也担忧,这会不会影响升学?还比如,民办学校本应提供差异化选择,比公办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可是,为了在”流水线”教育环境中生存,不少学校狠抓升学的劲头,比公办学校还严重,甚至有些国际班,为吸引生源,在国际班办学中,也采取”流水线”教育模式,追求”洋高考”成绩,这与引进国际教育,推进个性和多元教育初衷完全背离。

要改变”流水线”教育,需要政府、学校、老师、家长、社会,都行动起来,进行系统更新。确如广东的几位全国人大代表所说,每个环节,都应该追问:我们可以为中国教育做些什么?政府可以做的是保障投入的同时放权给学校,并监督学校用好办学权,不能抓住权力不放;学校可以做的是,按教育规律办学,不能急功近利追求所谓办学政绩,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自主选择的求学空间;老师可以做的是,从给学生灌输知识,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的身心、人格;而家长可以做的是,不是只盯着孩子的作业和成绩单,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不希望出现的局面是,各个环节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却互相推诿、指责,这对改变教育问题毫无益处,只会耽误对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