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民主的理念与操作

民主的理念与操作昨天几位朋友一道与一华裔民选官员一起吃了个午餐。开场我说,“今天聚聚就是为了轻松,几个原则:不照相,不讲话,不颁奖(此处有笑声,按照惯例,这些官员出席餐会一般就是这几件事情,然后大家上微信发出去)。今天就想请你谈谈华人参政的体会和感想,大家一起分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匣子开了,这位老兄说,“民主社会的特点就是参与,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是个参与的理念,为什么参与?就是争取个平等权利,就是为了保障大家的权益不受侵害,就是为下一代华人奠定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但是我们华人首先在民主理念上有几个问题(注:以下标题都是我加的):

1. 目光短视,缺乏兴趣。很多华人只知道美国是个民主的国家,笼统地知道几个民主的词汇,尽管生活在民主的社会中,但是总觉得民主离自己很远,和自己没关系。谁当总统我也这样活着,该干啥干啥,操那份心真是闲的没事。某城市有华人好几万,但登记的华裔选民只有数千人,绝大多数有投票资格的人连选民登记都没做,做了选民登记而最后前往投票的仅仅1千多人。也就是做了选民登记后去投票的只占整个人口15%。

2. 急功近利,立马见效。一部分华人会突然对选举产生兴趣,原因在于自己生意或利益上有了突然的需要,属于急来抱佛脚。殊不知没有长期地参与和关注,与其说是参与,不如说是投机。他们对于增加投票率的事情不很关注,只是愿意出钱。既然出了钱就不能白出,要求立马见效,即刻兑现,使得当事人很为难。无疑,民主运作有利益交换的问题,但是四川人讲话“你也太直接了”。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慢慢浇灌,逐步生根开花。但是咱们华人性子急呀,等不到那天。很多华裔民众对民选官员的要求多是站台,捧场,照相,颁贺状。对于民生问题,社区问题,社会问题关心很少,参与更少。

3. 各自盘算,一盘散沙。即使参与进来,也不像其它族裔能形成合力,非洲裔,拉丁裔等在这边方面做的比我们华裔好很多。华裔的社团组织很多(恐怕是各族裔中最多的),但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很少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合力,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除非是人格受到污蔑,或者孩子的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基本是就事论事,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尤其是在捐款方面特别分散。而没有强大的资金作支撑,在选举方面肯定不会起导向作用。

4. 没有概念,后知后觉。由于平常不关心社区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没有前瞻性,没有预测,甚至对即将发生的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也没有概念。而是事后诸葛亮,行动多是马后炮。SAC5议案是一例,加州议会通过了,大家才觉得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升学权利了,开始张罗了,集会抗议,上街游行,递交请愿书,非逼得投过票的华裔议员改正自己的意见。有华裔议员私下说,“早先议案出来没人关心,现在定局了,开始折腾,早干嘛去了!”。最近橙县修军人公墓又是一例,开始议会讨论没人关心,成了定局,大家又开始抗议,让民选官员非常为难,“有意见早提嘛!”。

这位老兄接着说,“其实上面只是理念的问题,到了实际操作,问题更多”。

1. 不懂程序,不解规范。民主的很多东西最后落实到实际操作上,不懂如何操作,光有理念也没用。就拿投票来说,每一票对候选人都特别重要,特别是票数接近的时候。但是真正投出一张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得对选举有点了解,知道投票的程序和过程,譬如成为公民有了选举权后应该注册登记成为合格的选民,很多人这一步没走,到了快投票时,想投也投不出去了。通讯投票是个什么概念?怎么进行?很多人不了解。到了投票当日,兴冲冲跑到了投票站,但是英文不行,看不懂听不懂,虽然票投了,觉得很麻烦,以后不再弄这事了。

2. 不爱学习,不愿投入。民主的实际操作需要学习,但是有多少人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上面?社区经常举办各种有关选举方面的讲座,有多少人去听?有多少人觉得有必要去听?

3. 感情用事,缺乏概念。华人投票有时像是给某人面子。既不是考虑华裔代表的出现,也不是考虑这是体现自己民主权利的过程。而是觉得这次某某人和我不错,我需要支持才对。一旦没有自己熟悉的,基本漠不关心。其它族裔的口号是,“选谁不是第一重要,你出来参加选举很重要,投票给自己的族裔代表最重要!”。这就是差别呀!

美国社会,需要记住两条:1. 如果你不是一个参与者,那你必定是个受害者!2. 会哭的孩子吃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