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个人税号制存在几大障碍

2月3日,《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截止。这份内容丰富的意见稿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明确了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法律地位。今后税务部门将按照国家标准为企业、公民等纳税人编制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北京晨报》2月4日)

这意味着我国个人税号时代就要来临了。长期以来,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拥有税务登记代码,即”税号”,但自然人一直没有个人”税号”。这次建立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既是我国税制与国际的一次接轨,也是完善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机制。

目前,很多国家都实行了个人税号制。这一制度能够把个人的所有收入都纳入到同一税号下进行计算和管理,以解决因分散收入而降低税额的现象。实施个人税号制后,不仅有利于个人税负公平合理,还能遏制富人逃税,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另外,由于是”信息管税”,能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并降低征管成本。

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税号和社会保障号是合一的。我国也有可能三”号”合一,即身份证号、社保号、税号一致,这样便于记住,也便于管理,还能”倒逼”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但是,如果以身份证号为基础建立个人税号,必须让那些”黑户”获得合法身份,也要清理那些拥有多个身份证号的特权人物。

虽然实行个人税号制有很多积极意义,但坦率地说,要推行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挑战来自多个方面,比如说,制度建设。《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只是简单提到”纳税人识别号制度”,有关方面还需要制定专门的实施细则。能否制定出完善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还有待观察。

另外,与个人纳税有关的《个人所得税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例如,实行个人税号制后,个人所得税将会走向”综合计征”,那么,《个人所得税法》必须要调整。”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与相关法律修订能否同时完成是一大挑战。

还有一个难题是信息联网。个人税号制能否实施的另一个关键是信息联网,只有让每个人的身份信息、银行信息、不动产信息、股票信息等实现共享,个人税号制才能发挥作用,但能否打通相关部门的壁垒,实现各个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还是一个挑战。从之前住房信息联网不顺利来看,让个人相关信息联网也不是容易的事。

银行、住建等部门往往垄断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再加上个人税号制容易暴露个人偷逃税和腐败问题,相关部门能否积极配合个人税号制度实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推行个人税号制的关键是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以及时间表、路线图,不让个人相关信息联网重蹈之前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进展迟缓的覆辙。

据了解,美国税务部门从1996年起就已发放了700万个报税号,但多年后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领取报税号后没有报过税,为此又颁布了一系列新规加强监管。已经实施很多年个人税号制的美国尚且如此,我国要推行个人税号制,在落实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笔者以为,要想让个人税号制在实施过程中少走弯路,早日实现预期效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是基础,让相关部门配合制度实施是关键,让公民自觉支持这一制度同样也很重要。显然,实行个人税号制主要是为了强化税收征管,为相关税制改革打基础,但在公民依法纳税的同时,更需要政府切实保障纳税人权益,让大家以做纳税人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