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巨富朱海均:曾捐3万两白银抗日

朱海均(1875—1951),(广东)阳山县七拱镇朱屋排人。在上世纪30年代的阳山华侨群体中,他是最引人瞩目的巨富。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不同寻常的作为,数十年来,都是阳山华侨史上的传奇。

由朱海均出资建设的学发公祠现已成为阳山旅游重要景点。 资料图片(《南方日报》)

不惑之年犹出国

朱海均原是典型的山区农家子弟,青壮年时期一直在家乡从事农作,并兼营酿酒,卖豆腐等副业。日子虽不宽裕,但能过得下去,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他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是残酷的现实,逼得他改变了生活的轨道。

上世纪初,连阳地区战乱频仍,匪患不断,再加上连年水灾,搅得社会动乱不安,民不聊生,家计难以维持。性格倔强的朱海均,不愿每况愈下,毅然离开乡土,漂洋过海,出国谋生,当时朱海均已年届四十。

起死回生成巨富

朱海均千辛万苦到达马来西亚,初在地摩埠受雇于锡矿当苦力,下井挖矿砂,吃尽了苦头。经过12年的艰苦打拼,积蓄了一小笔资金,掌握了采矿技能,于是跳出来自起炉灶,与朱福升、李恒朋等合伙开矿。初时只有工人十余人,因缺资金、技术,虽苦拼两年,仍入不敷出,临近年尾连工人的工资也付不出,引起群愤,矿工扬言要将他沉下矿潭淹死。为了捱过“年关”,他不得不于年三十躲进一个废矿的淘砂桶中,一直躲到年初四才敢露面。后得七拱华侨同乡邹朋等的调停,他才度过这场危机。

倔强的朱海均不甘心就此失败,他决心跌而复起,又多方筹集资金,不仅复业,而且扩大开采规模,终于挖到了“锡米仓”,使矿场起死回生,生机勃勃。但他不满足现状,为提高产量,不失时机地购置机械设备,改造生产流程,用机械生产取代人力挖井淘砂,用沙泵抽取矿砂取代人力运卸,用“金沙沟”(一种用木材架设成的木板沟)取代人工淘洗矿砂。因而锡米(矿砂)产量倍增,矿场兴旺发达,矿工从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1000多人,并成立了东生、东福两个矿业公司,朱自任总经理。

在矿业兴旺的基础上,朱海均抽调资金投资商业。没有多久,当时的金保埠,有半条街的商行、商店都归其所有。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朱已成为马来西亚地摩埠、金保埠工商界的巨子,财源滚滚,富甲一方。

精造楼宇冠粤北

朱海均致富后,在家乡的一个惊人举措是建造大禾岗新村。

为建造新楼院,从1923年开始,朱陆续从马来西亚汇款回国,主要建筑材料亦从国外购买运回,委托同乡华侨邹明经办此事。前后历时12年,至1935年建成了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大禾岗新村。其中主楼以其父学发之名命名。学发公祠三幢主楼面积达5600余平方米,由四层钢筋混凝土构造,顶有宫殿式的楼阁,一为造势,二为防御,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富丽堂皇。

1985年9月,朱海均之子从马来西亚回国探亲,自愿将学发公祠主楼部分(面积5659平方米)赠送给阳山县人民政府。为妥善保护这座粤北华侨建筑之最的宅居建筑,1978年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阳山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

致富常怀赤子心

朱海均重桑梓情谊。鉴于家乡连年战乱,土匪猖獗,村人困苦,而他所经营的工商业也需用人,曾于1925年至1930年这段时期,数次派人回乡,带其亲朋及附近乡人前往马来西亚做工。这批人到达马来西亚后,朱海均都亲自安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直到今天,很多被他带出去的乡人及其后裔仍侨居于地摩、金保两埠,还有少数人已迁居新加坡和欧美。朱的出生地朱屋排村,现38户村民中,就有30户是侨属。

朱海均对阳山的历史文化亦很热心。1936年,他荣归故里,与亲朋乡友共庆大禾岗新村落成之际,特邀清末榜眼朱汝珍总纂《阳山县志》,使《阳山县志》得以有质量地编辑出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心系祖国存亡,在马来西亚华侨中热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并带头捐献白银3万两。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