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侨社离不开民主机制和素养

近日,美国南加州一著名侨团因换届选举的程序问题出现分歧,由此连带出侨团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候选人声明退选和会员单位声明退出。问题出现在一个侨团,但反映出的问题应该与华人社区侨团建设中的民主机制形成和侨领民主素养的养成有关。

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增加,美国华人社区的侨团越来越多,新侨团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像南加州华人居住集中的圣盖博谷地区,仅在去年一年之内就有近10个新侨团成立。整体上看,华人社区侨团在维护华人权益、促进美中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美中关系良好发展方面以及支持祖籍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华人侨团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也日渐为主流社区所认可;因此,华人侨团的增加应该是好事。

不过,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华人侨团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侨团建设在机制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方面,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政府对海外侨胞侨团建设与发展也特别关注,经常强调提倡构建和谐侨社,希望华人侨团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去融入当地社区。纵观来自大陆侨团的发展与建设,经常性存在的问题实质,应该是侨团内部缺少民主机制以及侨胞民主素养有待提高。

侨团民主机制的形成,与侨团建立时的目的、目标和宗旨有关。看似在美国成立侨团的门槛不高,但如果真正成为501c的非盈利组织,却需要假以时日,大概需要运营3年的时间才可获得国税局非盈利机构的许可;而且需要向国税局提供侨团成立3年期间中的理监事会会议记录以及相关活动报告资料,让国税局有理由相信侨团是依法从事非盈利组织的活动。

理论上讲,美国的侨团应该是非盈利组织,但所有目前活跃的侨团都真正成为非盈利组织了吗?这大概是可以商榷的。多年以前有侨团闹“双胞”,一方出具调查证据显示,另一方没有依法进行非盈利组织的登记。显然,如果不按美国非盈利组织法建立侨团,自然就无法保证甚至根本没有侨团内部的民主机制。这是侨团天生的缺陷。

另外的一种情况是,很多创会侨领为侨团建设倾注大量心血和财力,为侨团在社区和祖籍国开辟了一片天地,可以说对侨团建设居功至伟,对侨团视如己出。但带着这样的情感和心态去经营侨团,久而久之就难免把侨团当做是一己之物,一言堂或是小团体的情况就会出现,这当然就无法保证民主机制的实施。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往往与民主素养有关。

实事求是的说,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不同,华人移民自身民主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谓民主素养,也就是对民主内涵的理解以及在遇到问题时能否身体力行。事实说明,在侨团建设和运作中,如果能做到沟通、协调、妥协和退让,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也不会发生太大的矛盾;如果民主机制完善和具有一定的民主素养,做到这样并不难。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侨团就是侨胞们团结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平台,是一个凝聚力量、共同发声的平台,这样一个平台的主角是谁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认识到,侨团可以没有谁,但侨团的活动绝对离不开成员的支持。很多侨领在卸任时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感谢大家的支持”。在很多情况下这句话绝不是应景之词,应该是内心真实的反映,因为没有侨团成员出钱出力出人、买桌买票,是办不成活动的。

近些年来,无论是回国参加活动还是接待国内侨办领导,侨胞总会听到构建和谐侨社这样的说法,前不久中国国侨办主任裘援平谈到今年的惠侨措施时,也包括构建和谐侨社。反复强调构建和谐侨社的另一面,是确实存在侨社不和谐的情况;而要解决侨社不和谐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保侨团内部民主机制的实施以及不断提高个人的民主素养。

相对而言,老侨、越柬寮侨团和来自台湾地区侨胞的侨团建设,基本上是有章有法,章法可依,特别是对于重大议题的决定及换届选举的民主机制比较完善,保证了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侨团的稳定性。如罗省中华会馆,会务有规有矩,一年一选、“轮流坐庄”、“愿赌服输”,百年不倒,而且仍具影响力。这些,都是值得大陆侨胞侨团学习和借鉴的。(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