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吐槽大会到脱口秀大会 成长了

最近连续看了几期热播的脱口秀大会,感觉不错。所谓不错,一是新人不错、二是段子不错、三是领笑员不错。领笑员?还是蛮有创意的;广告也还是那么明目张胆。

还是吐槽大会的李诞及班底,但我感觉脱口秀大会要被吐槽大会高了许多,或者说节目上了档次。

吐槽大会,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就是“埋汰埋汰人”,当然是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下。找来的明星一是有点槽点、二是增加点人气、三是也给一些明星别样的露脸机会;这些再加上张绍刚还算幽默的主持及明目张胆的广告,节目还不错,是娱乐的担当。

其实,我们的家乡也很娱乐。特别是当年干农活的时候,一陇地看不到头,怎么办?找个人“埋汰”一下、轻松一下,目标通常是带工的小队长或是组长,他们不好意思和大家“急眼”,因为还要靠大家出活,只能是“忍辱负重”了。

吐槽大会也是如此,嘉宾被“埋汰了”,也不能”急眼”,因为是嘉宾。

听说李诞来自内蒙古,他家那个地方好像原来属于东北,他应该知道“埋汰人”的意思,或许这引发了他的吐槽大会的创意。赵本山等人当然知道“埋汰人”的意思,这是小品中的包袱;相声中也有“埋汰人”的元素,有时是“埋汰”自己。

如果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一下“埋汰人”,至少应该是中国(某)地方幽默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特点之一。

那么脱口秀大会就不同了,因为具有了比赛性质,也就不能从“埋汰”谁出发,因此把槽点转向了社会。应该说,脱口秀大会的很多段子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描述”,直面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生活、就职、前途、理想等复杂社会问题的困扰和担忧,以“笑果”的方式袒露出心声,让大家在笑声过后有所思考。

脱口秀大会也让一些年轻脱口秀演员脱颖而出,像王勉、豆豆、李雪琴等。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很强、模仿生活的能力也很强,特别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写出的段子能够引起共鸣,加上在舞台呈现技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来,建国、呼兰、庞博、Rock等要加油了。

脱口秀大会每期的领笑员也各有特点、各具千秋,成为脱口秀大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大张伟,歌唱的怎样我无法评价,但是搞笑,绝对是和李诞他们一伙的,喜感特强。以前看过于谦当嘉宾,昨天看到的是演员秦昊,都非常不错。

目前中国荧屏上综艺节目五花八门,上百档应该有了,虽然综艺的目的就是娱乐,但不能总是模仿,不能都是白开水、只解渴,还要有点味道;应该有些不断创新、能让人有所回味的节目,或者套用综艺节目中曾经出现的一句话:要能够看到成长。

脱口秀大会就是不断成长的节目。“诞总”要淡定;“笑果”也要修成正果。(孙卫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