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场教育平权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很多传统的观念被修正被颠覆,就如同近日坊间流传的那句”寒门难再出贵子”。这句话源于天涯论坛上的一篇热帖,帖主”linyang222″自称做了15年的老师,他告诉大家,”上个月中考结束,我们学校有 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都是位列状元或者尖子生行列,平均分都是每门115分左右,这个月这几个家长们都商议暑假送孩子去参加一个澳洲的夏令营,当时很惊讶,这些家长都这么有钱吗?事实证明我多虑,这些家长都是开跑车的主,还有住别墅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之好,这样的家庭还出这样的孩子,真是锦上添花啊……”
此贴在天涯论坛上引来热情围观,截止8月17日,点击量已超过48万次,”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则引发了的社会上更为广泛的热烈讨论,有人戏称”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已快成为一个传说了。
专家指出,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公平的基础。思考对策,以避免”出身决定命运”的情况愈演愈烈,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徐明 发自北京

【先驱语录】——”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农村孩子在整个系统中都是不公平的”

《国际先驱导报》:当前舆论热议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农村孩子在重点高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熊丙奇:主要是两方面:
首先,整体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农村孩子在整个系统中都是不公平的。
起点公平:据统计,农村孩子接受3年学前教育的比例不到40%。
过程公平:很多城市孩子上课外补习班、特长班,而农村孩子由于没有钱,很多时候就不能跟城里的孩子同场竞技。高考考题也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而农村孩子阅历少,知识面不广。
结果公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发达地区、大城市,重点大学在本地投放了大量的名额,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招生的名额很少,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就低得多。
其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6.2%,高考升学率也提升到72.3%,但整个社会关注的还是少数的名牌大学。”只有进入名牌大学才是贵子”,这个普遍的观念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背道而驰。在上世纪90年代,农村孩子上了大专,就已经是”跳农门”了。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就理应更大。然而,现实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大家的关注度还集中在少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上,不仅农村出不了”贵子”,就连城市家庭也很难出”贵子”,毕竟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这是因为在教育体系内部存在着学校地位不平等,身份不平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不平等,职业教育低普通教育一等,985、211学校就高于一般院校,本科学校高于高职院校。
这一系列不平等导致整个社会关注的就是进入最好的学校,如此就形成”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的”五好循环”,最后再对接现在盛行的以学校和学历选拔、任用人才的人才评价体系,变为”六好”,即”好工作”。很显然,这样的成才模式是当前整个中国的”最佳成才模式”,甚至是单一的成才模式,城市的孩子走入这个通道肯定要比农村孩子要顺当,毕竟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
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仍旧在努力打造这样的循环,集中精力办好少数的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以便当地有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好大学。
总之,”寒门再难出贵子”折射了很多问题,既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也涉及单一的成才模式的问题。这既是农村孩子的困境,也是我们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Q:”寒门再难出贵子”、”出身决定命运”对社会有怎样的不利影响呢?
A: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农村孩子可能会有新的”读书无用论”。
因为以前知识改变命运,觉得教育的投入回报率高,但现在进了高职,进了二本院校,花了钱,毕了业,还找不到好工作。他们就会想,”上大学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要读高中呢?不读高中了,为什么还要读完初中呢?”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现在的农村家庭,送孩子读书,是因为他们感觉有一个家庭上升、改变家族命运的通道,这个通道被堵死后,将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目前非常好的单位、岗位,有越来多越多被有钱有权的家庭子女所占有的趋势。没有家庭背景的孩子即便上了大学,很多也只能进入第一、第二产业的普通岗位,还有一些干脆早早就放弃了求学道路,外出打工。整个社会阶层的划分,已经固化了,这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又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人才的竞争性弱了,整个社会陷入”靠父辈就业、靠权势就业、靠人情就业”的困境中。
Q:为了避免或改变”出身决定命运”的局面,我们具体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A:第一,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均衡各地的高考招生指标,要扭转全国重点大学过分本地化的倾向,增加在欠发达地区的招生名额。现在的问题是,切实推进教育公平,还存在很多既得利益的阻力。
第二,要打破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管理制度的公平。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还有普通本科;高校有行政级别,有副部级高校,正厅级高校,还有副局级高校;招生录取时有批次先后,有第一批高校、第二批高校、第三批高校等等。只有让每一类教育都办成一流,办出特色,才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三,改革就业制度。
我们社会现在还是以学历、身份评价人才,只有打破”学历社会”,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关注个体的能力和素质。要破除目前存在的就业歧视,促进就业过程中信息的公开,不能让”人情就业、关系就业、父辈就业”成为就业的主导趋势,否则就必然导致城市家庭孩子,富裕、权贵阶层子弟占据福利待遇最高的行业和工作,而农村孩子即便上了名牌大学,也无法获得好的工作。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很大,但不管难度有多大,都需要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

【先驱语录】——”根据中国的国情,我建议在农村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让落后者先起跑'”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自90年代不断下滑,过去那种”寒门出贵子、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越来越罕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刘道玉:据报道,现在大学农村学生约占30%,他们大多进了地方普通大学或是大专学院,而重点大学的比例不到两成,北京大学仅仅只有一成。这是一种倒退。
过去,农村孩子摆脱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寒窗苦读”,希望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命运。于是,就出现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景象,的确从他们之中涌现出过许多杰出的人才。曾几何时,这种景观却不再显现了,这固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的成绩,但与当今高中毕业生中出现的”三放弃”的现象不无关系。所谓的”三放弃”,即为数不少的高中毕业生放弃报名、放弃参考、放弃入学(即使考取了也不上)。在这”三放弃”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这种现象的确应当引起国家教育当局的深刻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三放弃”呢?主要的原因是:一是统一高考的压力,特别是要进入重点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难于想象的;二是不菲的学费,使大多数农村考生望而却步;三是大学毕业就是失业,不仅知识没有改变命运,反而变成了蜗居的”蚁族”。
Q:有人认为,经济富裕人家的孩子一般能够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投入很大,学习成绩也比较好,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农村孩子因所处的环境影响起点较低,投入也少,这其实也显示了教育的公平?
A:这是一种误解,这恰恰是教育不公的体现。这种局面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导向错误导致的,因此,解决教育不公的责任在政府。
改造中国必须先改造农村,而改造农村必须先改造农村教育。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我建议在农村率先实行12年义务教育,”让落后者先起跑”,这样可以巩固农村高中的入学率,向我国高等教育输送更多合格的农村学生。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香港和澳门都实行了12年义务教育。我国完全有财力做到这一点。这是消除城乡教育不公和遏制重点大学农村学生逐年减少的重要措施。
Q:也有人认为,鉴于毕业生就业困难,农村学生不一定非要争过考大学的独木桥,不如留在农村发展。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A:固然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仍然有必要保持”寒门子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渠道畅通,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上大学可以获得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不能上大学,通过自学也能够实现知识改变命运,钥匙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Q:为了避免”出身决定命运”的局面,我们具体需要做哪些努力?
A:我们应当承认,我国当前教育不公现象是人为造成的,如强化重点学校,长期对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民办教师待遇太低,各种不当的高考加分等等。我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加分和免试推荐,在高考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加分和免试都是不公平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以权谋私和走后门的现象。当然,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不平衡,是我国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的一个缩影,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必须从缩小这些差别做起。
可以采取三条主要措施:一是在不减少对城市学校拨款的情况下,大大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拨款。二是动员重点师范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待遇达到城市甚至高于城市重点学校的标准,任教5年后允许自由流动;三是抽调城市重点或是示范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相应的学校任教,每期3年,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义务。(2011年8月22日《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