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华人大厨李忠良:教会外国食客“食”之道

(华联社洛杉矶4月30日讯)据中新网报道,”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味品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其中蕴含了中国人认识与理解事物的哲理,而’吃’的方法则更有讲究,这就是中餐的妙趣所在。”丹麦华人总会副主席李忠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饮食文化要想深入海外的千家万户,首先要教会来客”食”之道。

第38期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研习班日前在京开班,50余位海外中餐业协会负责人围绕提升海外中餐业发展水平等主题展开学习交流。李忠良作为丹麦中餐业的唯一代表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

1987年的一天,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经其管家的预订,只身来到李忠良的中餐厅,以一个普通食客的装扮落座于餐厅一角,并品尝起她钟爱一生的北京烤鸭。而事先毫不知情的李忠良正从厨房走出来,却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

“女王的管家事先也没亮明身份,女王也没带保镖,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李忠良回忆这一幕时,脸上流露出兴奋的表情。他认为,”做吃”就要用心,用心必有回报。

从一个普通打工者到丹麦中餐业的”大佬”,李忠良的成功之道离不开”吃”,更离不开”看”。他解释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口味复杂繁多,”同样一道菜,一个人评价太辣,另一个人评价太酸,再一个人评价太咸,如何才算正宗,关键在于因人而异下菜单。”

1983年,李忠良从中国福建来到丹麦哥本哈根,凭借一手好厨艺获得了一份中餐厅帮工的工作,直到两年后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营业半年后,李忠良的餐厅就因口味地道,而被当地华侨华人称赞,为此还”惹”来当地的各大媒体到餐厅一探究竟。此后两年,李忠良开了分店,如今,其在丹麦的中餐厅已有5家。

他告诉记者,在食客点餐之前,自己通常会以交谈方式了解对方的家乡、生活习惯及人文风俗等信息,再嘱咐后厨个性化调整菜品口味,如此中餐才更易被海外人士所接纳。

2002年,泰国时任总理他信访问丹麦,经泰国航空的推荐,李忠良来到他信下榻的酒店,为其做中餐。考虑到泰国饮食的特点,李忠良把菜品的口味调至酸辣,并赢得了他信的赞扬。

2002年,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丹麦时,李忠良在驻地与中国国内的厨师一起烹饪。2009年,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到访丹麦,李忠良又被选中为领导人烹饪。2012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访丹麦,李忠良再次进入驻地厨房。

面对外界媒体关于海外中餐已变味的报道,李忠良认为,单从口味改良来讲,并不能称为偏离了”正宗”,”中国饮食文化本就是海纳百川,以融诸多菜系于一身而举世闻名,他的特点与中医类似,都讲究’地域性’与’个性化’。”

李忠良表示,随着多年的中西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已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因此口味的变化已不足以留住海外食客,还应教会食客吃的方法。

“‘吃’中含有大道理,只有吃得正确,才能让外国食客更加喜爱中国饮食文化。”李忠良以亲身经历告诉记者,在他的餐厅中,每一位食客都要从学”吃”做起,”先吃冷菜,再吃热菜,汤要餐前饮等等,步骤混乱了,味道就大不一样,更谈不上饮食文化的内涵了。”

现今,丹麦近半数中餐厅业者和厨师长,都是从李忠良的手里”学出去”的,而他的这套理论也随着这些”学生”蔓延至整个丹麦。